「武侠必修课」1949年至1960年末,香港主要中国武术门派

「武侠必修课」1949年至1960年末,香港主要中国武术门派

刘湛:林世荣有代表性的徙弟,刘家良父。

「武侠必修课」1949年至1960年末,香港主要中国武术门派

关德兴,粤剧艺名叫新靓就,习练岭南周家拳。( 周家拳由广东新会周氏五兄弟所创,清末民初于广州设馆,长兄任李福林「李灯筒」部武术教官,其余 4 人于广州沙基设馆,门徙数万,后到香港,北美华埠,门徙众多,今天北美,影响至甚广。新会出了蔡李佛拳陈亨、周家拳五兄弟、洪拳的大力程华,这些拳术在海外各国门徙广泛,至今不断 )。

关德兴臂力惊人,他用双手拉开的铁弓,一直放在他开设在北角电车路的医馆内,没人能拉开。

上述图片,来源于关德兴主演的100部黄飞鸿故事电影,以真实的岭南拳术为主题,创下无人能破的纪录。片中故事,多以石坚为歹角进行。石坚学艺出身于广州精武会,主练习北螳螂拳。

当时广东( 香港 )粤剧界的武术高手排位相传是马师曾( 老马,因为有新马师曾即新马仔;老马为红线女丈夫,地盘在澳门,后与红线女一同回于广州 );吴楚帆( 高佬泉之兄长 );关德兴;石燕子等。这属于梨园「八和会馆」的人物。

而梨园粤剧与佛山琼花会馆有着不少相关。

反清活动集中在红船,席着四乡演出,联络人马,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与清兵作战。佛山琼花会馆,同升社响应太平军,拉起万多人进攻清军,各人头扎红巾,人们称为「红头军」。失败后,琼花会馆被封,粤剧反清人士转武生隐藏,而武术则大幅传入民间,武馆林立到1949年止。

香港则是从1949年开始,主要是来自广州的武术好手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武术名家,陆续到来,门派众多,武馆遍地,大有师父多过学生之势。当然,武术还是以岭南武术为主,当时分布大约是:主体为蔡李佛拳,以鸿胜蔡李佛拳传人何牛为代表,下面有崔章、何秋、陈秋、大烟斗与在佛山轻易打倒俄国大力士的胡汉文,另外还有雄胜、洪胜两系。拳馆分布广泛。

之后为洪拳,以刘湛功夫最好,也为广泛。而洪佛派洪成照( 白毛照 )的馆集中于元朗十八乡。新界粉岭一带则是林耀桂的龙形魔桥为主。香港湾仔为白鹤拳吴绍宗的地盘。之后,朱家螳螂拳、惠州白眉拳、东莞莫家拳、喇嘛拳的伍冉明不久去了美国,而侠家拳主要在九龙城东头村,周家拳则在西环;另外还有影响较少的洪头蔡尾拳、北胜蔡李佛、花拳。当然,

咏春拳叶问则在饭店工会开始于众

在香港,北方拳术的地位与南方拳术相比并不对等。吴鉴泉太极在油麻地、杨氏太极杨景宣、陈式、罗汉门孙玉峰的林少立油麻地、八卦掌何可才、大圣劈挂门耿德海在大水坑村港岛;鹰爪翻子门刘法孟( 刘早逝,其女儿刘莉莉在一班师兄帮助下掌馆 )、北螳螂拳罗光玉、七星螳螂拳、太极螳螂拳赵竹溪、永春白鹤拳在港岛北角,福建五祖拳、北少林拳、还有查拳、形意拳无人问津。

上述就是从1949年至1960年末,香港主要中国武术门派。这时武风盛,讲手不断。而每年争斗最大的是元朗大树下的出会,鲤鱼门的大庙,长州抢包山。这必定是大打出手,平时积仇,一次了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