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你的钱,就该任你摆布吗?《情感勒索》为你指明原由

借了你的钱,就该任你摆布吗?《情感勒索》为你指明原由

在菜市场碰见了昔日邻居小阳,我热情的上前打招呼,“好久不见,搬了新家,习惯吗?”

她也惊喜的笑着看着我,互相寒暄后,她的脸色开始变得有点忧愁。

她买的二手房子和她姐姐小昭是一个小区,家里老人说,住得近方便以后相互扶持。她还挺犹豫的,姐姐这个小区算是学区房,比周边的要贵个十几万。她姐姐二话不说,给她卡上打了10万,说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还。小阳感动的眼睛泛泪光。

自从搬进新家,她们姐妹之间更是亲密了。每天都要见好几次面。

下班回家做饭,姐姐提几个水果来看小阳的儿子,知道他们还按揭压力大,可是孩子还是要多吃水果的,要补充维C。

姐姐看了他们吃的饭菜,一盘菜里面只有几片肉,还是热了好几顿那种。不住的摇头,“现在是小孩长身体的时候,即使节约,也要让小孩跟上营养。可别让他营养不良,长成一根竹签。”

“我买的衣服质量都是挺好的,我给你收了一些来,小孩大人的都有。这个夏天你们都可以省一笔开支了。还有一包玩具,孩子耍玩具就是耍个新鲜,不要乱花钱买。”

有一天果果说想喝鸡汤,买了一只回来炖。“哎呦喂,这是炖的什么汤呀,这么香。”

“孩子说想喝鸡汤了。”“现在的孩子就是命好,想喝鸡汤就可以喝鸡汤,也不想想大人们挣钱不容易。”“...”

“果果在玩什么好玩的?”“”妈妈给我买的新玩具,爆裂飞车。”“噢,给哥哥玩一下,明天给你。”姐姐把玩具拿走了,果果委屈的看着我,眼泪止不住的冒出来,这是他想了很久的玩具,我答应他只要表现好,就可以买。

“我发现我跟我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

姐姐每天晚上必来报道,只要看见她家添了什么新东西,脸马上拉下来了,还要念叨她不懂节约。现在不管大小事,都要找她。“阳阳,给我买包盐巴过来,屋头不够炒菜了。""我腰疼了,你来帮我打扫一下卫生。顺便把包裹取一下。”

反正姐姐家清洁是承包了,一个星期过去打扫一次。还欠姐姐的钱,人家雪中送碳的恩情,无以回报,能帮的尽量帮。也是亲姐妹,理应互相帮助,无可厚非。

有次,果果生病了,她要照顾孩子,没法去姐姐家做清洁,说过两天去。姐姐有点不开心了。那天她公司搞大型活动,忙得脚尖不能沾地了,姐姐一个一个电话打来,问什么时候去做清洁。

姐姐跑到屋头来撒气,说平时有啥好的,都想到他们的,对他们都是无私的奉献,结果他们这样自私的对她,想当年,借条都没有让她打,就把钱借给她了。

姐姐竟呜呜哭起来了,小阳一家人感到非常的自责内疚,有罪恶感,一再的道歉,承诺以后不会发生这种事,她姐才破涕为笑。

小阳说现在一点都不敢怠慢姐姐,姐姐的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能忘记姐姐对她的恩情。有时感觉像有人拿着绳子套在脖子上拉者她走,她出一下神儿,绳子会勒得她喘不过气来。只有不抵抗、妥协,才能正常呼吸。

苏珊·福沃德著的《情感勒索》提到:作为一个有良知、负责任的人,罪恶感可说是一项必备的人格要素。在未被扭曲的状态下,它也是一项意识工具,只要我们违反了自我与社会的规范,它就会让我们产生不舒服与自责的感受。为了避免产生罪恶感,我们会避免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只要我们对别人做了一些具体伤害的、违法的或是不诚实的行为,罪恶感就会自然开始运作。

借了你的钱,就该任你摆布吗?《情感勒索》为你指明原由

《情感勒索》这本书,作者用很多真实的案例给我们讲解了情感勒索在生活中的来龙去脉,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解剖情感勒索双方的心里,给出指导,指引大家走出情感勒索,获得重生。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享有国际盛名的心理医师和畅销书作家,还是颇受欢迎的演说家、节目嘉宾和媒体人。她著作颇丰,作品已被翻译成超过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她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此外,由于独特的性格和出色的沟通技能,她在ABC广播频道主持过6年全国性的热线节目。

情感勒索者的心里:以自我中心

姐姐主动借钱给小阳付房款,后来开始要求小阳做各种事,她认为解了妹妹的燃眉之急,妹妹一家一定要对她马首是瞻,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让妹妹帮忙做点事,是很正常的。要是哪天妹妹没有帮她忙,她觉得自己之前的付出不值得,遇到白眼狼,自己这个债主的优越感会消失。

甚至小孩生病需照顾的时候,小昭也只会想到自己的需求,对于小阳的需求她根本不考虑。

当没有办法满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他们会毫不留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一再以自己的“爱”来做枷锁,直到目的达成。

情感勒索不是一方造成的,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受害者是如何让勒索者这样肆意妄为的呢?

就拿小阳来说,她是一个极负责的人,是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当别人给她贴上自私,“白眼狼”的时候,她是很排斥的,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所以,她只有按到姐姐的要求行事,不然她内心非常痛苦。

直到对姐姐的有求必应,影响到了家庭,她才有点醒悟。她的生活何时才不能受别人指控?

走出迷雾,重获新生。

小阳想和她姐姐来一次正面沟通。

姐姐每天晚上又“雷打不动”的来了,小阳递给她一杯水,“我想尽快还钱,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姐姐挣钱也辛苦,孩子爸说到时候一定按银行存款利率给你利息,不能亏了姐姐。只是现在有个问题,得花较多的时间去工作,姐姐家可能有点顾不上了”。

姐姐想说点什么,但什么也没说,灰溜溜的走了。

小阳每天下班后去快递站做兼职,每天也省吃捡用。半年后她把工资和理财才回本的钱取出来还给了姐姐。

小阳一家从没有这样开心过,空气也好甜。姐姐来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了,倒是小阳常去看她。

借了你的钱,就该任你摆布吗?《情感勒索》为你指明原由

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一些情感勒索,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详细的分析了勒索者的心里,受害人的本质,以及受害人如何冲出困境。本文讲述了《情感勒索》的一小部分,即使有时候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我们也需正视自己的情感,勇敢做出决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