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2019已过去半年,7月份最重大的事情不是毛衣站,不是G20 ,而是天字一号工程上线。

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而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钱流向哪里,机会就在哪里,趋势就在哪里,大趋势已到来如何把握。

下面最有价值的公司进行分析。

1.安集科技:半导体用抛光液打破垄断,国内最先进但目前只能配套14nm工艺

2.中微公司:半导体三大核心设备蚀刻机打破垄断,国内最先进能配套最新7nm工艺

3.心脉医疗:小行业医疗器械龙头,5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批

4.南微医学:癌症早筛内镜诊疗耗材龙头,即上线EOCT系统弥补我国未出诊断领域空白

5.澜起科技:DRAM存储器用内存接口芯片领导者,全球三大主要生产商之一

6.乐鑫科技:物联网Wi-Fi MCU芯片市场全球市占率30%,技术上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7.睿创微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 MEMS 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

8.航天宏图:卫星遥感及北斗数据处理软件领军者,民用空间大

9.铂力特:A股3D打印稀缺标的,与空客从供应商走向合作伙伴彰显3D打印实力

10.西部超导:高端钛材料核心供应商,超导线材国内唯一商业化企业

11.虹软科技:手机摄像AI软件开发商,受益于视觉AI的行业扩张

正文

1.安集科技:半导体用抛光液打破垄断,国内最先进但目前只能配套14nm工艺

公司是国内最优秀的半导体材料企业之一, 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对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 2018 年公司营收 2.48亿元, 其中化学机械抛光液占比 82.78%,光刻胶去除剂占比 16.97%。 公司与中芯国际、台积电、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子、华虹宏力保持长期、持续合作关系。 2

018 年,公司化学机械抛光液销售额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2.44%。公司 2016~2018 年毛利率维持在 50%以上,研发费用率维持在 20%以上。

行业:市场规模稳健成长、壁垒较高,美日企业主导,国内企业正加速崛起。2018 年全球抛光液市场规模 12.7 亿美元, 先进制程带动抛光液需求持续上升,行业龙头包括 Cabot Microelectronics、 Versum、 Fujimi 等。 未来全球抛光液市场朝向多元化发展,地区本土化自给率提升, 国内已经崛起以安集科技为代表的本土厂商。全球光刻胶去除剂市场规模 2017 年达到 5.57 亿美元主要厂商有美国的 Versum、 Entegris,以及国内的安集科技和上海新阳。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有望受益国内晶圆厂投资潮, 另外, 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制定多种扶持政策,加快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对本土企业来说,成本、本土化管理和服务是其相对海外企业的优势。 半导体材料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技术与专利、客户、资金共同构筑了较高的行业壁垒。

公司核心竞争力:管理及员工团队出众,高度重视研发,股东实力雄厚。 公司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团队履历丰富、成果丰硕、研发实力强,

董事长兼总经理 Shumin Wang (王淑敏)是 3 个国家“ 02”专项负责人,副董事长 YuchunWang(王雨春) 是 1 个国家“ 02 专项”项目负责人。 公司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先后有 1 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 1 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3 人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连续三年维持在 20%以上。 股东实力雄厚, 包含了多家国企、产业基金等。

募投项目:大幅扩充产能、升级产品性能指标。 公司 IPO 发行 1328 万股(IPO后总股本 5311 万股), 发行价 39.19 元/股,募集资金投向 CMP 产线扩张、光刻胶去除剂产能扩张、研发中心建设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今日市值104亿,预测公司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 0.65、0.77 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2.中微公司:半导体三大核心设备蚀刻机打破垄断,国内最先进能配套最新7nm工艺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成立于 2004年,位于上海,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从事半导体关键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国内领先企业和国际后起之秀。公司主要产品为刻蚀设备和 MOCVD 设备, 下游客户涵盖众多海内外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联华电子,三安光电、璨扬光电、华灿光电等。 2018 年公司实现收入 16.39 亿元,同比增加 68.66%;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增加 203.72%。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整体毛利率维持在 32.45%,其中刻蚀设备以 47.52%的毛利率领先其他产品。 2018 年末公司在手订单达 15.89 亿元, 2019Q1 新签销售订单达 6.26 亿元。 公司预告 2019H1 实现营收 7.2~8.6 亿元,同比增长55%~8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500~3,000 万元。

刻蚀设备:全球半导体设备集中度较高,CR10 近 80%。 2018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 131.1 亿美元,同比增加 59%,自给率仅约为 12%,其中集成电路设备的国内自给率只有5%左右,在全球市场只有近 2%份额。薄膜沉积、光刻和刻蚀是半导体制造三大核心制造环节,公司逐步打破国际垄断刻蚀设备市场空间大,

SEMI 预计 2025 年全球等离子刻蚀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 150 亿美金。 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现垄断格局,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应用材料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公司技术不断突破,逐步打破国际垄断,国产替代正当时。 在近期公开招标的三家国内晶圆厂中, 公司都占到了 15%左右的份额。

MOCVD 设备:公司已实现国产替代,未来随行业持续成长公司已实现国产替代, 打破了国外 MOCVD 主要厂商维易科、爱思强的垄断。据高工 LED 统计, 2015 年至 2017 年中国 MOCVD 设备保有量从 1222 台增长至1718 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8%。我们判断,伴随 LED 产能向中国转移以及 LED 新技术和应用方向的发展, MOCVD 设备有望保持高景气度。氮化镓基 MOCVD 设备为主要的 MOCVD 设备,中微公司、维易科和爱思强在全球氮化镓基 MOCVD 设备市场份额在 90%以上, 中微公司在2018Q4 市场份额突破 70%,并保持持续提升趋势。未来 Mini LED、Micro LED、功率器件等诸多新兴领域将成为 MOCVD 行业成长的新动力,公司将随着行业的增长而不断成长。

募投项目:公司拟募集资金 10 亿元,将按轻重缓急程度投入资金,其中扩大产能包括现有刻蚀设备扩产、 MOCVD 设备扩产和配套建设施工;研发项目包括先进刻蚀设备研发。公司对募集资金的安排合理,有望保持并增强公司技术优势。

对标龙头: 公司发展战略与国际龙头发展历程相符, 通过内部衍生和并购实现高速持续发展。公司未来将持续研发刻蚀设备和 MOCVD 设备, 同时将瞄准半导体集成电路设备和泛半导体设备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线。

今日市值433亿,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1.75亿,2.54亿和3.6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3.心脉医疗:小行业医疗器械龙头,5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批

心脉医疗成立于 2012 年,是港股微创医疗旗下优质资产(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该领域领先者。公司近年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2018 年公司营业收入 2.31 亿元,同比增长 39.96%, 2016-2018 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35.8%, 主动脉支架为公司核心产品,营收占比超过 80%。 2018 年公司在主动脉介入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是主动脉介入市场龙头公司,同时在外周血管领域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主动脉介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0 亿元,公司国内市占率 26%,可与进口产品直接竞争。 我国主动脉血管腔内介入医疗器械市场 2013-2017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7.2%,随着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经验不断提升, 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9.5 亿元; 国内主动脉市场仍由大型跨国企业主导,美敦力处于龙头地位,按 2018 年的手术量计算,在中国市场上位居第一,心脉医疗仅次于美敦力,市占率为 26%,排在第二位,主要产品 Aegis、 Castor(2017年6月全球首款获批上市,全球领先水平,空间9亿)、Minos (19年3月获批,国内领先水平,空间5亿)等具备较强创新性

,且拥有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产品近 80%销往国内公立三甲医院,与进口品牌直接竞争。

积极布局,紧抓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发展机遇。 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 2013-2017 年复合增长率达 15.4%,预计至 2022 年有望增至71.2 亿元;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包括美敦力、雅培等,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并成功研发 CROWNUS 外周血管支架系统以及 Reewarm 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预计今年获批,国内第二家,市场空间6亿)等产品,在国内厂商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随着在研产品的陆续上市,公司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将不断丰富。

募投项目: 公司 IPO 发行 1800 万股,募集资金 8.32 亿元,主要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究开发项目,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扩充公司产能,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美股器械牛股辈出,国产器械进入创新时代。 美股过去十年(2009-1-1 至2019-3-5)共诞生 14 支市值 100 亿美元以上的十倍医药股,这些牛股有三大特点: 1、器械公司较多,占 8 支; 2、市值位于 100-630 亿美元,也就意味着 10年前市值不到 60 亿美元; 3、多为创新公司。国内创新器械如介入瓣膜、可吸收支架、 Castor 分支支架已经领先外企在国内获批,国内一边是创新器械特别审批,获批创新器械逐年增多,一边是心脉医疗、南微医学等创新器械公司登陆科创板,创新器械将是未来十年国内医药投资最重要的主线之一。

今日市值114亿,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4 亿元、 4.17 亿元和 5.47 亿元,增速分别为 35.69%、 32.91%和 31.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 1.71 和 2.22 亿元,增速分别为 39.56%、 34.82%和 30.37%。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4.南微医学:癌症早筛内镜诊疗耗材龙头,即上线EOCT系统弥补我国未出诊断领域空白

南微医学成立于 2000 年(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 公司已经搭建了内镜诊疗、肿瘤消融、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三大技术平台,成为了国内内镜诊疗耗材领域的龙头。

2018年, 公司实现收入 9.2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9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4%和 90%。 13-18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高达 40%和 50%。

公司主营业务为配合内镜使用的检查及微创手术器械、微波消融所需的设备和耗材,可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公司内镜诊疗器械国内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 55%以上;目前公司止血夹爆发式增长,成为最重要增长点,中长期来看癌症早筛将进一步打开 EMR/ESD 百亿元级市场空间,值得期待。当前癌症治疗有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发展的趋势,国外以精密科学为代表的癌症早筛公司创造了10年155 倍的投资收益,癌症早筛方兴未艾,给癌症早期治疗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从诊疗技术发展来看,诊断方面的早诊早治、治疗方面的微创治疗,是必然趋势。 2017 年,全球内镜诊疗耗材市场规模为 50 亿美元(不包括内镜设备),且预测2017-2020年仍将维持5%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消化道癌症、胆胰管疾病和消化道出血领域,对应的内镜诊疗市场份额分别为28%、 28%、 12%。 保守估算, 2018 年我国内镜诊疗耗材市场规模为 34 亿元,而国内内镜诊疗器械市场2012-2017年的复合增速为25-30%,预计未来5年国内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有望维持20%以上速度增长,如果达到美国2009年普及率水平,我国内镜诊疗耗材市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在内镜诊疗领域, 南微已经形成了六大产品系列,基本覆盖了全型号、 全流程。 凭借软组织夹、非血管支架等拳头产品,南微内镜诊疗产品已具有国际竞争力,综合实力可与波士顿科学、奥林巴斯等外企竞争。 2018 年,内镜诊疗产品实现收入 8.12 亿元,同比增长 49%。

在内镜诊疗耗材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正向微创诊疗高端产品进军:治疗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康友医疗 51%股权切入到肿瘤物理微波消融领域。2018年肿瘤消融产品收入 7089 万元,在国内该领域市占率约 23%,处于第一梯队。另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的Ⅱ型消融针项目正在研发;诊断方面,公司开发出了技术全球领先的 EOCT, 解决了介于组织与细胞级别之间的组织内部问题。目前,EOCT 系统已获美国 FDA 批准,并于 2017 年进入我国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有望于 2020 年底获批。 EOCT 技术产品弥补了公司微创诊断领域的空白,使公司能够提供包括早期疾病筛查发现、确诊、治疗、评价以及晚期姑息治疗在内的系统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癌症早筛+EMR/ESD 将打开百亿元级市场空间。 癌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对癌症防治至关重要,美国精密科学的 Cologuard 让结直肠癌早筛变得精准、便利,得到美国癌症协会(ACS)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潜力巨大,精密科学 2019-3-5 市值达 112 亿美元, 10 年上涨了 155 倍,成为超级牛股。公司 EOCT 适应症为内镜下 ESD 治疗指征提供影像学依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食管早癌的筛查,这项解决方案为食道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其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 EMR/ESD 在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据测算国内癌症早筛+EMR/ESD 市场空间百亿元级。

今日市值147亿,预计公司 2019-2020 年净利润为2.66亿,3.5亿和4.6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5.澜起科技:DRAM存储器用内存接口芯片领导者,全球三大主要生产商之一

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 作为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 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务器 CPU 以及混合安全内存模组。公司2018 年销售收入17.58亿元, 归母净利润 7.37亿万元。

公司过去三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公司重视研发,2016-2018 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3.46%、15.34%和 15.74%,保持在较高水平。2018 年公司内存接口芯片收入 17.49亿元,占比 99.49%; 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 901.20 万元,占比 0.51%。 2016~2018 年,公司内存接口芯片收入规模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2018 年底公司成功推出了第一代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但目前还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公司 2018 年员工总数 255 人、 人均创收 689.28 万元、人均创利 288.97 万元、人均薪酬 121.10 万元。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市场深耕十余年,先后推出了 DDR2、 DDR3、 DDR4 系列高速、大容量内存缓冲解决方案,以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数据速率和容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发明的 DDR4 全缓冲‚ 1+9‛ 架构被 JEDEC 采纳为国际标准,其

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全球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目前全球市场中可提供内存接口芯片的主要厂商共有三家,分别为澜起科技、 IDT 和 Rambus。 内存接口芯片行业为技术驱动行业,一旦获取行业领先地位就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存活下来的公司也将获得更大利润空间。公司津逮服务器平台在提供安全性的同时还保障了性能优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津逮系列产品将作为公司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DRAM 存储器市场是内存接口芯片的直接下游,内存接口芯片的市场规模与 DRAM 存储器市场直接挂钩。 在服务器整机数量和单机 DRAM 装载量双重作用下,预计服务器 DRAM 在 2018 年增长或达 28.6%。根据 IDT和 Rambus 定期报告公开披露数据和发行人相关收入推算, 2018 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约为 5.7 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份额的 0.81%。

成长看点: 新兴应用持续带动 IDC、服务器应用攀升,公司竞争优势显著,有望长期畅享行业成长红利。 AI、 5G、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爆发带动服务器需求持续攀升, 云计算持续推动 IDC 市场增长,另外,服务器负载能力持续提升也带动内存接口芯片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后续有望凭借研发投入持续推陈出新,以及已经建立的技术、产品、客户、品牌等优势,持续畅享云计算、 AI、 5G 等新兴行业应用爆发带来的机遇。

公司是半导体细分市场的全球龙头,市场未来成长稳定且高壁垒。公司现阶段已经是内存接口芯片的绝对龙头,并且在新技术 DDR5 的应用上做好技术的储备,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后续市场竞争中依旧可以维持。今日市值846亿,预测公司 2019~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76、 10.52和11.93 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6.乐鑫科技:物联网Wi-Fi MCU芯片市场全球市占率30%,技术上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多年深耕 WiFi MCU 产品,面向主流物联网平台,以开源方式打造独特生态系统。 公司是物联网 Wi-Fi MCU 芯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 Wi-Fi MCU 通信芯片和模组, 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5 亿元,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 背后有众多知名企业与投资机构参与,公司研发团队优异,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优质的客户与供应商资源。

Teo Swee Ann 间接持有公司(IPO 前) 58.10%的股份, 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另外, 北京芯动能投资基金、小米、复星系等实力雄厚的股东也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产品方面, 2013 年,公司推出适用于平板电脑和机顶盒的 ESP8089系列单Wi-Fi 芯片; 2014 年,公司推出 ESP8266 系列芯片,凭借优异的性能和极高的综合性价比优势,该款产品引起业内的普遍关注和一致认可、获得良好市场反映;2016 年末,公司应势推出 ESP32 系列芯片,采用双核结构、支持 Wi-Fi 和蓝牙、功能更为丰富,开发更便捷,适应了下游物联网行业客户对产品后续开发的进阶需求。

财务分析:收入及利润高成长,重视研发投入。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系芯片及模组的销售业务, 2016~2018 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3、2.72、4.75亿元,公司 2016~2018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93、 2937.19、9388.26 万元,过去三年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 2018 年公司芯片收入3.19万元,占比 67.13%,模组收入1.54万元,占比 32.40%,芯片及模组收入规模均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重视研发, 2016-2018 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4.64%、 18.16%和 15.77%,保持在较高水平。

得益于较高的技术壁垒、规模壁垒与认证壁垒,目前 Wi-Fi 芯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而乐鑫科技凭借着技术和人才团队优势、产品性价比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以及规模优势, 2018 年市占率约 30%,位列全球第一。未来预计乐鑫科技仍将强者恒强继续领跑。集成电路A股上市公司较多, 但是一般只专注与一个细分领域, 乐鑫所涉及物联网WI-FI MCU尚未有A股上市。现有上市公司中,富瀚微、中颖电子均采用芯片设计行业国际通用的Fabless经营模式,有一定可比性。乐鑫科技在2018年的毛利率高于前两家公司6%以上。

成长看点:物联网加速普及带动芯片需求膨胀,公司竞争优势显著有望持续畅享行业爆发红利。 随着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性影响逐步深入,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将面临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凭借优良的产品性能、高效的服务体系、活跃的开源生态系统,公司受到小米、涂鸦智能、科沃斯、蚂蚁金服等下游或终端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产品支持国内外主流物联网平台,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相对国际竞争对手,公司在技术上不输于人,后续有望凭借研发投入持续推陈出新,凭借已经建立的客户、本土化优势,持续畅享物联网行业爆发带来的 WiFi MCU 芯片需求。

募投:本次募投项目包括4个项目,是对现有产品线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对Wi-Fi芯片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标准协议线芯片技术升级、AI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其中标准协议无线芯片技术升级项目,投资1.68亿元;AI处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1.58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0.86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第5年完全达产,达产当年可实现收入2.755亿元。

今日市值103亿,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1.31亿,1.92亿和2.46亿。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7.睿创微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 MEMS 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

睿创微纳是一家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 MEMS 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 MEMS 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睿创微纳的产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红外热成像 MEMS 芯片、红外热成像探测器、机芯仪及光电系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领域,其中军用产品主要应用于夜视观瞄、精确制导、光电载荷以及军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等,民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户外运动、消费电子、工业测温、森林防火、医疗检测设备以及物联网等诸多领域。

公司是“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的牵头单位, 在国内率先发布了 12 微米 1280×1024 百万级像素数字输出红外 MEMS芯片,大幅拉近了与 FLIR 等国际巨头的差距。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晶圆级封装产品量产、 ASIC 芯片集成及太赫兹探测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 2018 年,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221人,同比增长 64%,占总人数的 37%。 公司目前已获 96 项专利、 14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以及软件著作权 38 项,均已在公司产品上实现落地应用

公司产品全产业链覆盖,2016 年起公司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营收和利润实现高增长。 公司作为一家红外成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销售产品包括红外探测器、机芯与整机三类,此外还包括少量结构件、元器件作为产品配件进行销售。在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2月间,公司的民品市场开拓、军品和芯片研发等领域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 2016年开始,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开始大幅增长。 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84 亿元, 2017、 2018 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158.46%、 146.66%。 2018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5 亿元, 2017、 2018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563.87%、 94.51%。

红外军民两用市场空间大,国内国产化替代进行时。 根据公司招股意向书援引 Maxtech International 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 2023 年全球军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 107.95 亿美元,市场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目前公司已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突破技术垄断及产品禁运,来自国内军用红外市场的增量可期。近年来红外热像仪在我国军事领域的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包括单兵、坦克装甲车辆、舰船、军机和红外制导武器在内的红外装备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仪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民

用市场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要远大于军用领域,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约 50 亿美元,增速长期维持在 10%以上,2023 年将达到 75 亿美元。 车用 ADAS 系统、 热成像安防像机、 智慧工厂等将成为红外成像的重要新兴增长点。

今日市值223亿,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2.06亿,2.89亿和3.94亿。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8.航天宏图:卫星遥感及北斗数据处理软件领军者,民用空间大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商,

专注于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行业应用产业化、应用服务商业化。 公司研发并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平台和核心技术,为政府、军队、企业提供基础软件产品、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 公司专注于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开发及相关服务提供, 其中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 PIE 于 2017 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

公司营业收入高速增长,客户结构稳定,盈利能力强。 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2017/2018年营收增速 51.98%/42.85%。公司毛利率近年来保持稳定,并处于较高水平,2016-18年毛利率为 63.28%/59.63%/61.70%。 公司极为重视研发, 2016-2018 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16.52%/12.66%/11.87%,研发费用绝对额持续增长且占比稳定。 公司整体净利率水平较高, 2016-2018 年分别为 16.80%/16.06%/15.02%, 反映产品整体盈利能力以及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较强。

行业地位及竞争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形成“核心软件平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的稳定商业模式,在基础软件平台、遥感行业应用与服务、非民用导航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PIE于2017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 2019年1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以院士专家为主的鉴定委员会对测绘科技成果进行集中评审鉴定,认为:“

公司研发的国产自主研发遥感处理系统研制与应用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异源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匀色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对遥感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创造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IE 软件平台已升级至5.1版本, 该版本采用了先进的云架构, 内嵌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智能解译引擎,是国内领先的可实现全载荷、全流程、全行业应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

成长看点:以遥感、导航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 已经逐步成为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星行业示范应用的快速推广,又衍生出卫星应用服务新业态,即依靠基础软件平台和核心技术,对卫星数据进行提取、加工、解译处理,为用户提供监测分析服务或信息挖掘服务等,如大气污染监测服务、黑臭水体监测服务、精准农业服务等。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今日市值79亿,预计公司 19/20/21年净利润0.8亿,1.04亿和1.36亿。综合国内卫星应用领域上市公司:四维图新、超图软件、欧比特、中海达等估值水平,再考虑航天宏图为卫星产业链下游核心应用标的,资产较为优质。且公司具有卫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研发能力,未来有望双重受益下游客户拓展及技术演进,基于以上原因航天宏图 PE估值区间预计合理值在45-55倍,对应市值 36-44 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9.铂力特:A股3D打印稀缺标的,与空客从供应商走向合作伙伴彰显3D打印实力

铂力特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 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注册资本 6000 万元。 公司围绕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链,开展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金属 3D 打印设备、金属 3D 打印原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亦向客户提供金属 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现已成为国内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整体实力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62.2%的收入来自于航天航空客户,产品通过了空客认证,彰显了公司技术实力。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航工业、 中航发、中国商飞、 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军工与民航集团,且是法国空客(Airbus) 公司的合格供应商。 2018 年 8月,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 A350 飞机大型精密零件金属 3D 打印共同研制协议,从供应商走向联合开发合作伙伴,标志着公司在金属 3D 打印工艺技术与生产能力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长迅速, 2018 年营收 2.9 亿元,同比+32.5%,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66.93%,毛利率 43.39%,同比+2.65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 0.26 亿元,占收入比达 8.79%。 实控人之一、首席科学家黄卫东为西工大教授,西工大向公司提供多项专利,为公司注入西工大院所基因。3D 打印定制化产品是第一大营收来源, 2018 年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营收达 1.22 亿元, 毛利率 56.14%, 占比高达 42.22%。

目前,全球增材制造进入快速成长期,全球 3D 打印市场近百亿美元, 2012-2017 年 CAGR 超 26%,至 2017年市场规模达 73.36 亿美元,至 2020 年产值增速将保持在 22.3%。预计 19-24 年年复合增长率 23.6%,而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预计未来 5 年增速保持在 30%以上

,2018 年美国金属 3D 打印公司增长了 41.9%,过去 5年中,增长均超过 40%。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和汽车是需求的三大主要领域,而后两者在过去几年中上升最快;

金属增材制造属于我国战略性行业, 2017 年国家制定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明确“到 2020 年,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 200 亿元,年均增速在 30%以上”。 2017 年国内产业规模超 100亿元,三年 CAGR 超 30%,预计 2023 年我国增材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 亿美元。公司作为我国金属增材制造行业最具产业化规模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蓝海期的成长机遇。

全球 3D 打印市场巨头与初创公司并存,巨头拼命收购,以建立 3D 打印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而国外初创公司善长于技术创新,国内企业则走先服务后自研的道路。这条路能走通是由于 3D 打印需要与工艺结合,具有强服务属性; 铂力特在技术和品牌两方面均硕果累累。 1)公司采用的 SLM、 LSF 技术是国际主流技术,短期被颠覆可能性低; 2)公司的 SLM 设备高端型号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专用粉末在国内领先,钛合金粉末达到国际水平;

今日市值51亿,预计公司自研设备、金属粉末材料、定制化产品服务将同时成为业绩引擎。预计公司 19-21 年收入为 4.05 亿、 5.27 亿、 6.99 亿,三年复合增长 33.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22 万、 8197 万和 1.11 亿,扣除 18 年营业外收入影响后, 2019-2021年分别增长 34.9%、 33.9%和 35.1%。

由于公司业务实质靠近航天航空零部件制造,在 A股缺乏 3D 打印对标的情况下,我们将其与爱乐达等飞机零部件精密加工公司对标,给予公司 42-45 倍 19 年 PE,对应合理市值为 25.7-27.6 亿。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10.西部超导:高端钛材料核心供应商,超导线材国内唯一商业化企业

公司是国内航空新材料供应龙头。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2014 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9 年拟登陆科创板。 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锻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目前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为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控股股东为西北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及相关材料研发中心)。公司在西北院的科研资源基础上,开拓了超导材料、 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温合金材料三大业务。

公司主业钛合金产品聚焦高端,或受益于行业高增长。 1) 公司的钛合金产品保障了国家急需关键材料供应,且钛合金性能优越且行业参与壁垒较高; 2)钛材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十年仅航空领域可达21.96万吨。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材料核心生产商,拥有钛合金材料产能 4950 吨/年,2018 年公司钛业务收入和毛利在总公司占比超过 80%。 由于公司产品高端且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 公司钛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国内同行。军用航空钛材和民用航空钛材需求有保持增长。经公司估计,未来 10 年国内航空航天钛材需求量预计约为 21.86 万吨。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钛材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军工航空和民航的快速发展。

公司利用现有优势,布局高温合金业务。公司目前拥有高温合金铸锭产能 2600 吨/年、棒材产能 2000 吨/年。 此次科创板上市,公司拟将 5.08 亿元投资于 1900 吨镍基高温合金生产线和 600吨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产线。 公司高温合金材料当前处于试生产和认证阶段, 一旦取得相关认证和资质,高温合金的收入有望逐步提升。

超导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MRI 设备国产化趋势或助推行业增长, 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商业化企业将优先受益。。公司是全球唯一的从铌钛锭棒到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现拥有年产750 吨的低温超导线材生产能力。公司早期业务围绕 ITER 超导线材展开,随着 ITER 交付任务的完成,公司超导材料产品逐渐向商业应用转型。 目前,公司已向 GE、 SIEMENS、上海联影等国内外 MRI 制造商批量供货,未来收入增长可期。

今日市值243亿,在航天航空钛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 公司钛合金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0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1.93 亿元和 2.46 亿元。选取同样以钛为主营业务的宝钛股份和西部材料进行估值参考,两家对比公司 2019 年平均估值约为 42 倍。因此公司合理市值区间约为77-87 亿(对应19年PE40-45 倍)。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11.虹软科技:手机摄像AI软件开发商,受益于视觉AI的行业扩张

虹软科技是视觉 AI 算法及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 公司专注于视觉 AI 技术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底层算法,面向全球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客户提供算法及解决方案,2018 年手机业务收入 4.39 亿元,占到公司收入的 96.57%。公司发展第一阶段是前身创建阶段,在图像处理领域深厚积淀;第二阶段虹软科技成立,看准移动互联网,专注移动设备的图像处理;第三阶段顺势而为瞄准 AI,布局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邓晖夫妇,员工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才储备充足,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维持在 30%以上。盈利能力持续向好,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为 32.28%,费用率持续下降。

基于视觉 AI 算法,以软件授权为核心商业模式。 视觉 AI 底层算法为公司的业务根基,软件授权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固定收费模式和计件收费模式。公司面向下游客户提供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和其他 IOT 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其中来自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 90%。 公司 2018 年预收账款同比增长 50%,预计收入将同步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5G 换机潮全球共振,量价齐升拉动主业持续增长。“量”: 预计 5G 换机潮带动手机出货量增长,拉动公司手机业务持续增长。中国 4G 手机出货量在 2013 至 2016 年连续高增长,4 年内 4G 手机出货量实现 36.5 倍的增长, 2014 年和 2015 年 4G 手机出货量增速高达1215.6%和 148.9%。“价”: 1)硬件决定摄像头性能的下限,软件算法决定上限,目前摄像头相关硬件逐步达到天花板,以公司所代表的软件算法突破硬件瓶颈。消费者对拍照的刚需推动手机摄影能力提升,手机厂商将拍照作为差异化功能。2)多摄渗透率不断提升,带来客单价的提升目前公司已经推出多摄解决方案,但双摄解决方案营收占比 27%,双摄/多摄占比 11%,随着渗透率的提升,预计单个客户的客单价将大幅提升。

视觉 AI 强者恒强, 多行业拓展将加速公司成长。 目前视觉 AI 行业的技术、客户、资本壁垒不断提升,头部公司效应逐渐显现,公司有望不断提升市占率。在智能手机市场,多摄像头及深度摄像正驱动行业持续较快增长,公司深耕多年、领先地位较为显著;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零售、智能安防、智能金融等 IOT 领域,公司依托逐渐强大的平台优势,正加速跑马圈地,前景广阔。今日市值266亿,预计2019-2021年净利润2.15亿,2.83亿和3.63亿元。

2019年过半,下半年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