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王朝與北方遼朝長期的征戰討伐迎來了難得的議和契機。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北宋選擇割捨民族利益換取一段韜光養晦的時日。雖然大幅地割讓土地、繳納貢銀等等條約對於北宋這樣一個傳統的中原王朝無疑是屈辱的。但北方的遼朝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幾乎也將國本消耗殆盡,所以澶淵之盟絕不能以北宋單方面的屈辱求和來簡單概括

。準確說來,澶淵之盟應是兩國為保存各自的國家實力而被迫達成的不平等的妥協。

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宋遼雙方使臣簽訂和議

遼朝揮師南下,澶淵戰起

趙匡胤縱馬征戰,建立了北宋王朝,將整個南方地區統一。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向來對於國土的統一有著熱切的渴求。在宋真宗之前,北宋大大小小發動了不少討伐北方政權的戰爭,不過都沒能將北方失地收回。長久的戰爭均是無疾而終,宋朝對北方政權的策略也從主動攻擊轉向了以防禦為主的攘內安外策略。在這段時間裡,北宋的國力有所恢復,但總體實力增長卻並無多少,甚至到宋真宗一朝愈發不濟。然而,與此同時,北方的遼朝發展異常迅速,國力大盛。

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遼朝與北宋疆域對比地圖

《宋論》記載:“非昔之契丹矣。隆緒十六州之安,國人得志於 衣錦食糧。”

北宋此時無力北伐,北方的國力興盛的遼朝卻揮師南下了,澶淵之役就在兩方實力差距的消長之間發生。面對來勢洶洶的遼朝大軍,北宋君臣都十分清楚本國的實力,故而秉持著“來則掩殺, 去則勿追”的原則以對。到宋真宗一朝,宋初對於收復失地強烈的夙願已經漸漸淡化,並非宋真宗不想一統中原,而是北宋孱弱的軍隊以及虛空的府庫不足以支撐這一宏大的夙願。而宋真宗本人的懦弱也使得他無心應戰。北宋軍隊連連潰敗,契丹鐵騎接連攻下琢州、 祁州、新樂逐漸逼近都城。由此來看,這場戰役於北宋而言是正義的反抗之戰。就連曾出使契丹大臣富弼也說 : “ 渲淵之盟 , 天地鬼神實臨之,北朝首發兵端,過不在我。”然而北宋雖然站在正義的一方卻終是被迫求和,這正是澶淵之盟不平等的原因。外交談判的基礎是國家實力、軍事實力,故而當北宋向遼朝派遣和談使臣的那一刻,就已經奠定了這場和談的不平等性質。

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宋真宗趙恆的單人畫像

當然,身為一國之君面對他國的侵犯,宋真宗雖然恐懼還是選擇了派軍反擊。當遼朝大軍壓境,北宋臣子意見不一,有主和向南遷都,有主戰迎面還擊。幸而丞相寇準一力堅持與遼朝交戰,並說服了偏向遷都逃竄的宋真宗御駕親征。寇準冷靜縝密地向宋真宗闡明當下危機局勢下和與戰的利弊。果不其然,當宋真宗趕赴兩軍交戰前線,宋朝的士兵霎時士氣大漲,戰爭局面就此逆轉。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開封府落解士人百餘人擊登聞鼓 , 自陳素習武藝 , 願備軍前役使”

宋朝兩位名將魏能與楊延朗各率兩支軍隊,使得遼軍久攻不下。而北宋從各地抽調而來的援軍也紛紛抵達。在當時的情況下,遼朝大將戰死,後無退路,糧草即將消耗殆盡。雖然幾次戰役並沒有明顯的勝敗之勢,並且北宋的損耗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但總的來看北宋無疑是佔據有利地位的。此時澶淵之戰顯然已經轉變成了一場消耗戰,哪一方的後備率先消耗殆盡也就代表著哪一方失敗了。然而出於宋真宗軟弱的性格以及對當時戰局的錯誤判斷,使得他率先向遼朝低頭,並且同意割捨民族利益簽訂了屈辱的澶淵之盟,促成了兩國之間的妥協。畢竟除宋遼之外,還有其他政權虎視眈眈,準備坐收漁翁之利。

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和議簽訂地澶淵(現今河南濮陽市西)

澶淵盟約之後,宋遼迎來了以和議維持邊疆關係的時代

澶淵之盟並不是宋朝簽訂的唯一一個屈辱條約,其後北宋與遼、南宋與金相繼簽訂了“慶曆和議”、“紹興和議” 、“ 隆興和議”等屈辱條約。就北宋一代而言,自此一役宋遼兩國均是元氣大傷,尤以北宋為甚。遼勢大卻無力滅宋,北宋一蹶不振卻始終留存不至於滅亡。兩方憑藉澶淵之盟維持著暫時的和平,邊境重開榷場,兩國百姓相互交換物品。北宋先進的技法、文化隨之流傳進入北方地區,而遼朝強壯的牛羊以及少量金屬進入北宋的國境。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再次交融,取長補短,是以華夏文明的進程整體向前大步邁進。宋遼自澶淵之盟後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對話進而推動了歷史歷史向前發展。兩國臣民漸漸放下戒備敵視,民族之間的關係也愈發密切,雖然仍然有一定的隔閡存在。但相比較而言,兩族之間的關係已經比前朝融洽許多,從某程度上來說民族融合也延緩了兩國矛盾的激化,解決了民族矛盾激化的問題。

宋人心中最為恥辱的一紙盟約,卻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錢幣上刻印的契丹文字

總結

澶淵之盟是多民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創造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政治產物。雖然對於北宋一方面而言是國家屈辱的汙點,並沒有徹底徹底解決民族政權之間的矛盾,但不能因此就否認其歷史功績。凡是世間事物皆有其兩面性,北宋在失去土地、錢財的同時,也獲得安定的邊疆以至於北宋政權後期仍能苟延殘喘較長時間。而遼朝則通過澶淵之盟獲益多多,除卻金錢財物之外,從北宋流傳而來的文化、文字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尤其是文字,這對於記載傳承契丹的歷史文明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雖然澶淵之盟的性質常常令人忽視其對於歷史演進而言重大的促進作用,但這並不代表它的意義不存在。澶淵之盟相比較其他和議條約而言,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

參考文獻:《宋論》《遼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金張許史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