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果、核、葉都能入藥,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味道還特棒!

正文開始前,大家先來猜個謎~

小小金丸樹上掛,身披黃袍皮肉薄;

輕輕把它咬一咬,潤肺止咳效果好。

(猜一水果)

是不是一下就猜出來了?沒錯,謎底就是枇杷~

眼下正是枇杷上市的季節,回家的時候不妨買幾個嚐嚐,它不僅味道酸甜可口,更有不錯的養生功效~


小小一顆它,潤燥清肺、和胃生津


中醫認為,枇杷味甘、酸,入肺、脾經,具有清肺潤燥、止咳化痰、和胃生津的作用。

《滇南本草》中記載,枇杷能“治肺瘻癆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


它的果、核、葉都能入藥,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味道還特棒!

從營養學的角度說,枇杷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纖維素、果酸、鐵、鉀等營養素,其中,胡蘿蔔素有助於保護視力、維持皮膚健康;果酸有助於開胃生津;果膠、纖維素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枇杷性涼,脾虛痰溼、腹瀉者不宜多食

挑選枇杷小技巧:


一看:優質枇杷果型飽滿,呈橢球型;外皮光滑,絨毛完整,自然光下呈金黃色。


二聞:新鮮成熟的枇杷自帶果香,未成熟的枇杷香氣很淡或無香氣。


給大家推薦幾個食療方——

枇杷雪梨銀耳羹

它的果、核、葉都能入藥,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味道還特棒!


做法:


①準備枇杷3個、雪梨一個、銀耳50g、百合20g、冰糖適量;


②枇杷洗淨、去皮去核,雪梨洗淨、去皮去核切塊,百合洗淨提前浸泡一晚,銀耳泡發洗淨;


③將銀耳、百合、冰糖放入鍋內,加水沒過食材,中火煮30分鐘;


④再加入雪梨、枇杷,大火煮開,轉小火繼續煮10分鐘即可。

點評:


此羹能潤燥清肺、止咳化痰、滋潤肌膚,適合肺熱、咳嗽、有痰、皮膚乾燥者食用。


枇 杷 鴨


它的果、核、葉都能入藥,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味道還特棒!


做法:


①準備鴨肉500g、枇杷250g、蔥薑蒜適量、小米椒適量;


②鴨肉洗淨、斬成小塊,枇杷洗淨去皮去核;


③中火熱鍋,加少量油,放枇杷,放適量白糖、鹽煸炒一下,出鍋備用;


④鴨肉入鍋煸幹水分,加入蔥薑蒜小米椒炒香,加老抽、生抽、蠔油、料酒翻炒;


⑤加入枇杷翻炒一會兒,加水沒過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至湯汁收幹即可。

點評:


鴨肉清補,和枇杷做成菜餚同食,可滋養五臟、開胃生津,老少皆宜。


枇杷不止果實有養生的作用,它的核、葉、花都是良藥。


枇杷全身都是寶,葉、花、核都能入藥

① 枇杷葉

枇杷葉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對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等症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李時珍就曾評價枇杷葉“氣薄味濃,陽中之陰,治肺胃之病。”

注意:使用枇杷葉時,要將葉片上的絨毛去淨,不然越治越咳。

② 枇杷花

枇杷花多在秋冬季節盛開,加上花小無香,很少引人注意。不過,花雖不起眼,效果卻很實用。


它的果、核、葉都能入藥,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味道還特棒!

具體來說,枇杷花有疏風止咳、通鼻竅的作用,對感冒咳嗽、鼻塞流涕,虛勞久嗽都有不錯的效果。


③ 枇杷核

枇杷核經過正確的炮製後,有化痰止咳、疏肝行氣、利水消腫的作用,對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注意:枇杷核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要直接食用,因為枇杷核含有苦杏仁苷,大量生食有中毒風險,嚴重者可致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