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變文學家,文人蘇軾的悲喜劇

“不思量 ,自難忘”,這本是蘇軾詞中悼念亡妻的一句,我這裡移花接木、曲解人意,把它用來作為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頗帶偏見的看法。

中國古代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不思量”,即缺乏理性思考,李澤厚將中國古代文化稱之為“樂感文化”,影響頗大,便指出了這一點。李大師出生於1930年,離“五四運動”所倡導的“德先生”“賽先生”尚不遠,肯定知道中國古代文化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但他已經沒有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的偏激、氣憤了,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知識分子,所以他又創造了“實踐理性”一詞,算是送給中國古代文化的遮羞布吧。

中國古代文化另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自難忘”,即簡單繁殖、純粹粘貼的能力十分強,不管是“古文運動”、“五四運動”還是“文化大革命”,乃至於當下,都改變不了其形式化、奢靡化、各種“八股”層層沿襲的流向,這其實也是不敢獨立思考、缺乏理性的表現。

政治家變文學家,文人蘇軾的悲喜劇

如果政治家最後都被變成了文學家,是這個文明的悲劇而非喜劇

不過中國現在理性思考的風氣也越來越重,對傳統文化也漸漸“有思量”,“不難忘”了。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怎麼客觀評價“不思量 ,自難忘”的蘇軾,怎麼為他定位?這就能看出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

我們現代人一般稱蘇軾為文學家。可如果蘇軾知道了他是“中國作協會員”,而且是“全委會成員”,我估計他不會高興,反而會大哭一場。這要和“士”——中國古代文化知識分子的演變和他們對自身的定位有關。中國的第一代士,其實都是武士,從第一個老師孔子開始,才開始向文士轉變。而且到了漢朝,文士逐漸壟斷了意識形態,不再如孔子一樣“如喪家之犬”,形成了士族。到了唐宋,開始實行科舉制,從民間提拔一大批知識分子來做官員,才改變了六朝浮奢。當時傑出文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改變文風,提倡“古文運動”,以文載道,不因文害義,明明白白說話,認認真真說理。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讚譽韓愈“文起八代之衰”,便是二人對此的理性推崇與自覺追隨。最明顯的例子,唐朝律詩極盛,但是到了宋朝已經開始“以議論入詩”,理性化風氣越來越濃厚,蘇軾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政治家變文學家,文人蘇軾的悲喜劇

為什麼要給予這些私生活不謹慎的文人如此高的評價,這是宋朝諸儒所不可理喻的現象

也就是說,人家蘇軾是一個“士大夫”,受過良好的經史訓練,追求的是修齊治平,又是高中科舉,名重朝野,人家才不會僅僅滿足於一個只是一個“文學家”呢。太皇太后高太后曾經接見蘇軾,特意告訴為什麼提拔他:此乃先帝(神宗)之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奇才!奇才!但未及用卿耳。一代英主宋神宗的“遺命大臣”,會僅僅是一個做做詩詞、寫寫書法、畫畫山水之輩?

我相信即使他只是一個如柳永一樣落魄的才子,混跡於煙花柳巷之中,也還是會安慰自己“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不會滿足於只“文學”的。再往下說,他即使時運再不濟,也會是蒲松齡似的優秀私塾教師,拿在現代,最起碼也是“中國作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吧。但我相信蘇軾還是會以為《聊齋志異》只是小道,不足掛齒。《金瓶梅》、《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鼎鼎大名的文學著作,要麼作者不明,要麼存有爭議,當時很多人洋洋灑灑寫出一大本,卻寧願當“無名文豪”,與他們認為文學只是怡情娛性的觀點分不開的。中國古代文化提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這個言可不是詩詞曲賦,而是經史。中國古代四大筆法,“春秋筆法”“太史公筆法”“溫公筆法”“紫陽筆法”,才是“立言”!

蘇軾立言並不怎麼樣,那立德立功呢?可惜的是,王安石變法後,北宋晚期的知識分子互相傾軋,幾乎都被打成了“奸黨”,靖康之恥更是讓“議論未定,而金兵已過河”的他們羞愧難當。蘇軾公德不行,從私德來講,也不怎麼樣,北宋六賊之一的大宦官梁思成,便自稱是蘇軾“私生子”,因為他的母親曾是蘇軾小妾,後被送與別人。

我們現在說蘇軾是一個大文學家,只不過是因為他沒有做到“立功”“立德”,只好歸入“立言”之列。其實我們曲解了古代“立言”的意思,較之先秦諸子、朱熹、王陽明,蘇軾並不算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人物。對如此重要的文化人物,我們的理解都如此偏差,可見理性之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