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對頭髮遠比我們想象得還要重視。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舉例說明:

話說,三國時代的曹操軍紀嚴明,某次率軍經過一片耕地時,命令騎兵控制好座下馬匹,禁止踏過農民的莊稼,並聲明但凡有違令者一律斬首示眾。然而,曹操的馬卻受了驚,踩壞了一小片莊稼。顯然,這狀況讓曹操始料未及。倘若自己不肯引頸就戮,沒法服眾;若割掉了自己的腦袋,還拿什麼來實現“志在千里”的理想?

不過,曹操很聰明,他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對自己施加“髡刑”,把頭髮剪下,代表斬首。眾將一看,曹操為了遵守軍紀連頭髮都剪掉了,紛紛表示傾佩。由此可見,在當時“髡刑”是一種相當嚴重的刑罰,頭髮亦是非常重要的人體組織。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歷史上,“剃髮易服”引發過許多爭端,最嚴重的莫過於發生於順治二年的“剃髮令”事件。

當時執政的是多爾袞,為了讓漢人服從滿清統治,他命令所有漢民剃掉腦門前的頭髮,違令者斬,是為“留髮不留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傳承了兩千多年,豈是那麼容易撼動的?為了保住腦瓜頂上的頭髮,無數漢民與滿清統治者唱起反調,最終,誘發了“嘉定三屠”及“揚州十日”,八十萬無辜漢民遇難。

雖說,“髮型”對於古人來說是一種文化符號,但是,這種文化符號是沉重的,它會在無形中限制人民的思想,讓人的大腦僵化。其實,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鴉片戰爭絕非壞事。正是這次中西方文明的碰撞,為新時代的到來埋下伏筆。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當時,清廷曾派許多學生赴外留學。

這些來到西方世界的青年人,自然要入鄉隨俗。在他們留學歸來後,傳統士大夫被這群留洋學子的短髮驚呆了:“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即使極力整飭,亦覺防範難周,極應將局裁撤。”

在這些頑固派看來,留過洋的青年簡直太可怕了,他們非但沒有接受過儒學思想的薰陶,連父母給予的頭髮都剪了,簡直是不忠不孝到了極點。為了杜絕留學生禍害國民,所以守舊派倡議“幼童留學肄業局”趕緊關門大吉,免得坑了更多的孩子。

當然,這些活在辮子戲裡的士大夫沒有料到,這些孩子裡有個叫詹天佑的留學生,為中國的鐵路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是這些經受了外國教育的孩子們,非但沒有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的腐化,反而致力於為國家做出貢獻。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辛亥革命後,成立於南京的臨時政府頒佈了一條法令,是為“剪辮令”。由軍政府貼出剪辮告示:“自武昌起義推翻清帝,重振漢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辮。”當時南昌城內七處城門口,以及督軍衙門(市政府)、府學前、百花洲等十處,皆設有“義務剪辮處”,凡來剪“文明”髮式或剃光頭者,一律免費。

這道法令聽來與當時的“剃髮令”何其相似,但本質上卻已大不相同。一個是給國民的腦袋上套緊箍咒,一個是革除封建統治的弊病,其意義自不可同日而語。民國臨時政府規定:在二十天之內老百姓必須剪掉腦後的辮子。當然,民國臨時政府的強制措施比“剃髮令”寬容的多,亦不會搞出死傷數十萬的流血事件。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即便是這樣,讓老百姓剪掉長在腦後二百五十年的辮子,也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工程。

當時,有不少王公貝勒帶頭抗議,好在下有對策上有政策,在“先進人士”的“幫助”下他們亦剪掉了辮子。總體來說,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所以,大多數老百姓都對此歡呼雀躍。可以說,要不是這道“剪辮令”,中國男人都梳著如出一轍的辮子頭,頂著鋥亮的腦門,這場面簡直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到了1903年3月15日,《大公報》刊出徵文第一名獲得者朱志父的《剪辮易服說》,他就力主剪辮易服,認為這和廢弓矢、立學堂一樣,都是因時制宜之舉。並希望從皇帝開始改穿西裝,把剪辮易服與尚武精神、強健體魄聯繫在一起。《大公報》按語稱之“新中國特別精神”,“喚二百餘年來不醒之沉夢,呼數百萬方里不返之國魂”。

1903、1904、1906年,《大公報》先後三次發起以“剪辮易服”為中心的徵文大討論,發表了數篇關於“剪辮易服”的文章。可以說,這一切都為後來剪髮易服大行其道營造了一定的輿論氛圍。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滿清遺老中,最配合“剪辮令”的是清遜帝溥儀。

聽聞國民政府的政策後,溥儀立馬安排太監給自己理髮。反倒是那些太監宮女,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提淚漣漣,不敢冒犯“龍頭”上的辮子。

中國人對待頭髮,從蓄髮到留辮再到剪辮,國人經歷了魔鬼般的折磨

自唐朝以來,我國的文化便以包容性強著稱。許多外來的文化,雖可盛行一時,但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主流文化內化了。然而在清朝時期,中國的文化卻被禁錮住了,一切都要服從於滿清統治者制定的條文和綱領。倘若清人腦後的那條辮子沒有被剪掉,恐怕中國將永遠停留在那個八旗至上的荒誕年代。

今時今日,中國仍保持著兼容幷包的態度,將一切外來文化的精髓吸納,將其內化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不得不說,這是中國人之幸事了。

參考資料:

【《孝經·開宗明義》、《清初“剃髮令”》、《1911年剪辮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