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来一场反形式主义大讨论!

碧翰烽/文


不妨来一场反形式主义大讨论!

1、高层十分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问题。去年是基层减负年,今年又三令五申、多次强调,并再次下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工作当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足见该问题整治的重要性、严峻性、紧迫性。

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只是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重视,而不从根本上、源头上、制度上、内心深处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随时都会卷土重来,难以根绝,从而动摇信心。

3、基层有一种难言之疑虑。从上到下,都知道现在的工作当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都知道其危害有多大,其滋生有多顽固。但是大家,尤其是基层似乎都有些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不知道能不能根本解决,都对治理之效果存在一种疑虑。比如说的在说,做的依然在做。开会、发文、留痕,等等,并没有完全停下来。不然你走进基层的各个角落,你会依然发现,高高堆起的资料。

4、形式主义变种来袭,不堪其扰。可以说,有些形式主义表象得到了遏制,但又往往以另一种形式来袭,让基层难以招架。现场的会议是少了,可是微信群布置和视频会议又多了;督查检查是少了,可是调研视察又多了;考核项目是少了,指标内容却难以真正减下来;明文规定的留痕没有了,可是又以其它方式再要求。

5、当下主要聚集于文山会海、督查检查、问责泛化等领域。这的确抓住了形式主义的一些痛点,但是如何从源头上、根本上、制度上予以治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比如为什么热衷于开会、发文?是不是有的上级机构、人员设置是否合理?因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现实。

比如为什么督查检查考核过多,甚至导致过度留痕?就应该要从考核体系下决心,真正精减指标,注重结果和民意导向,注重考核的阳光化、透明化,或许都是可以考虑的。


不妨来一场反形式主义大讨论!

6、谁是形式主义治理的评价主体?除了明确上级的主体责任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忽视了基层这个主体。因为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的感受最深,他们最有发言权、评判权。所以,治理形式主义,评价反形式主义的好坏,不能让基层和群众缺位,应该要让基层和群众成为最终的评判者,让他们来打分、来评价。

7、不妨来一次反形式主义、反官僚主义的大讨论。这种大讨论的范围和内容可以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不仅在体制内,还可以在体制外。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以及社会媒体、社会力量等等,都可以参与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藏身,让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更好的办法和措施。

8、最终之根本在于实事求是、推进改革。要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失,关键在于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下决心推进改革,下大力完善制度。要干在实处,讲实话,做实事,不是整天在那里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说无用的话,而是要从改革、制度层面,鼓励干实体,创实业,真正做到让老实人不吃亏,让创造、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千万不能出现“干事者吃亏,混事者得利”“一人干、三人看、六人督”的怪象,否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然泛滥。


不妨来一场反形式主义大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