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裸辭,老闆說:你沒那個資本裸辭。

2020的一場場開年大戲讓人頭暈眼花,坐立難安,於是有很多人希望把今年稱作2019Pro,這不是我們期待中2020年的樣子,它原本會更好。


“今年不算,明年繼續叫2020,這樣所有的大型活動都不用延期,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會覺得今年白送了你一年時間,年齡也不會大一歲,心情也會變得好,抵抗力變高。”


是的,用不了多久日子還會恢復以往,那些值得慶祝的活動,一個都不會落下,一切都會照常運轉。


可如果你還在等待,還在觀望,還守著宅在家裡時那個溫暖的被窩,想要舒舒服服,無所顧忌的沉淪下去。


那麼喪失鬥志的你,憑什麼覺得明年會更好?


生活勸我·不要裸辭

年前我選擇了辭職,卻不想碰到了疫情,在家一蹲就是兩個月,雖然沒有什麼負債,但也沒什麼存款,坐吃山空,想買個大件還得跟父母商量。


在家人的嫌棄聲中,我決定重找工作,迅速更新了簡歷,可收到的面試電話卻寥寥無幾。


一遍遍刷新簡歷卻沒有迴音,我開始質疑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後悔年前衝動的裸辭,看著身邊的朋友都開始逐漸復工,自己工作還沒有著落的時候,真的著急了。


我開始海投簡歷,降低預期,的確收到了效果,可參加面試大多不是心儀的崗位,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工作卻依然沒有著落,我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懷疑和焦慮。


想裸辭,老闆說:你沒那個資本裸辭。


衝動的裸辭讓我喪失的不僅是信心,還有安全感,我並沒有因為裸辭的自由而覺得幸福,反而因為失去了工作的保障,更加沒有底氣。


裸辭之後,惰性被逐漸放大,自己的拖延症也變得格外放肆,在床上睡多久不是鬧鐘決定的,而是自己決定的。一旦讓惰性主導自己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就是無盡的焦慮和恐懼。


後來我仔細的思考這段經歷,裸辭一時爽,到頭空一場,想要辭職的底氣,先得有生活的實力,努力提升自己,才有選擇的權利。


記住·逃避不是改變

尋求安全感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我們又總是一個矛盾體,想要自由,想要逃脫。


從前的辭職大多是騎驢找馬,離職的原因無非就是“錢沒給夠”或者“心裡委屈”,但只要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哪怕心裡短暫的苦悶,也不會放棄維持生計的工作。


現在,一切不同了,這個時代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勇氣,更多的魄力,他們再也不會相信,前人信奉的那套職場理念,他們對未來充滿期望,深信自己的不平凡。


想裸辭,老闆說:你沒那個資本裸辭。

於是,總想要改變點什麼。(這是好事。)


擔心自己平庸和一事無成,害怕自己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於是急切地想要通過做點什麼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點不一樣的色彩,可卻忽略了有些選擇的重量。


傅首爾在奇葩說中這樣解讀了裸辭:人可以退場,但是不可以迷失方向,所有明確方向的離開,都不應該被叫做裸辭。


有資本裸辭是幸福的,沒資本裸辭就應該挺住,因為人生的鬥志從來都是一鼓作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