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兩岸統一 人心所向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1月2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40年前的元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揭開了兩岸關係發展新的歷史篇章。40年後,習近平主席在紀念會上指出:我們團結臺灣同胞,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習近平主席在大會上說:“值此新年之際,我代表祖國大陸人民,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

親切的祝福話語和40年前的《告臺灣同胞書》一脈相承。

習近平主席說:“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這樣一個特殊日子裡,兩岸的和平統一進程,又開啟了歷史上新的一頁。

40年前的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的《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大陸爭取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這是一份飽含濃濃深情的文告,融化了兩岸之間長達三十年不相往來的堅冰。

1979年1月1日,福建前線電臺有這樣一段閩南語廣播:親愛的臺灣同胞,今天是1979年元旦,我們代表祖國大陸的各族人民向諸位同胞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祝賀。

自1949年臺灣問題形成,黨和政府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歷史新時期。

在這個重要歷史背景下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明確提出,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倡議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臺灣海峽軍事對峙狀態,恢復兩岸同胞間的正常往來,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實現通航、通郵、通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謝鬱說:“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美建交40週年,同時也是兩岸關係40週年。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告臺灣同胞書》也是一個里程碑,對後來的4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的指導性的和歷史性的作用,我們首先對臺灣敞開了大門。”

堅冰和隔絕在艱難中打破:1987年10月,在臺灣同胞的強烈要求和呼籲下,臺灣當局終於宣佈,開放民眾回大陸探親。

1987年11月4日,第一批迴大陸探親的21位臺灣同胞,繞道香港抵達廈門和平碼頭;1988年1月20日,首個“臺灣返鄉探親團”登上了長城。

大門一旦打開,就會越開越大。民間交流的同時,政治交往也在不斷突破。1992年,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也就是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九二共識”,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由此奠定。

1993年4月29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授權的民間機構最高負責人首次會晤。

2005年4月29日,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開啟“破冰之旅”。國共兩黨領導人,舉行了時隔60年後的首次會談。

2008年6月,時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時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舉行會談,恢復了兩岸兩會中斷九年的制度性協商。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說:“40年前《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三通”的口號,當時的臺灣當局以“三不”政策來回應。我們認為“三通”是符合民意,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我們高舉“三通”的大旗,積極去推進,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我們實現了“三通”。歷史的經驗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的大政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2018年12月,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在臺北開幕,兩岸珍貴郵票集中展出,還發行專門郵票,紀念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10週年。當年,空運直航一開通,令經常往返兩岸的臺商相當欣喜,因為不用再繞飛香港,航路截彎取直,大大縮短飛行時間,航空公司也節省燃油成本。同樣,海運直航後,省下航運時間和成本,提高了臺灣商品的出口優勢,像水果出口數量就大為提升。

10年來,兩岸“三通”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

新黨主席鬱慕明說:“我現在將近80歲,前半生,就是40年前,主要的是戰爭狀態。197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發佈以後,我的後半段就是和平的。一個人的人生經歷過戰爭,也面對著和平,對我是一個強烈的對比,兩岸必須繼續維持和平。”

40年前,兩岸貿易額只有4600萬美元,2018年,這個數字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40年增長了4000多倍。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已經跟剛開始兩岸開啟交流的時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島外投資地,大陸已經連續17年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每年為臺灣帶來大量順差。

朱衛東說:“2018年2月28號大陸出臺了31條惠臺的措施,這些措施在島內社會引起積極反響,我們就是從大陸能做可做的部分先做起來,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解難事,在便民利民方面我們先做起來。”

面對兩岸40年的發展歷程,習近平在講話中,進一步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的5點主張。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黨派,各界人士推選有代表性的人士進行民主協商。

暖心的家常話,是說給廣大的臺灣同胞聽的,講話裡既有暖心話也有狠話,狠話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

朱衛東說:“經過70年兩岸關係發展,在島內我認為,幾乎沒有人相信在現在情況下搞臺獨能走得通,連陳水扁都自己公開講,臺獨走不通,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這一點強調臺獨對臺灣社會深重的危害和危險性。講話特別提到我們不會給臺獨任何空間,我們可以給統一有廣闊的空間,維護和平統一前景就是要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一箇中國原則。”

2016年5月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民進黨當局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更在島內大搞所謂“去中國化”的“漸進臺獨”,導致兩岸溝通聯繫機制停擺,兩岸協商大門關閉。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進程遭到破壞,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受到損害。

回望來時路,臺海形勢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兩岸交流合作的大潮始終滾滾向前。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大勢,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朱衛東說:“島內各種民調都已經顯示,最新的民調是66%的人,不贊同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方式,60%以上的人認同‘九二共識 '。過去李登輝不也是反對嗎,陳水扁不也是反對嗎,他能夠改變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潮流嗎,不能。我們現在離統一的目標,不是遠了,而是近了。我們跟40年前相比,我們比以前更有能力,更有條件,也更有信心,更有辦法確保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地位不會改變,可以說更有能力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

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為了撫平創傷,幾十年來,兩岸雙方不懈努力,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兩岸是一家人,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兩岸雙方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我們才能撫平歷史創傷,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