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滿拜城】葡萄園見證民族團結情

“當時乾爸的葡萄園所在地是一片戈壁,我和老婆來給他幹活,他管吃住一個月還給我們5000元工資,有時候還幫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就像我們的親爸爸一樣。晚上沒事時,我們經常坐在一起聊天,就像一家人。”拜城縣克孜爾鄉米斯買裡村農民熱依木·馬木提說。

熱依木口中的乾爸叫游來成,2012年來到拜城縣克賽葡萄基地種植葡萄。70歲的游來成對人和善,他和聘用的各族工人成了朋友、親人,他們之間的民族團結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2012年,熱依木和妻子來到游來成的葡萄園打工。知道熱依木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游來成時不時會幫助他們,不僅給他們夫婦提供了宿舍,還經常給他們買一些生活用品。

2014年,熱依木的孩子患肺炎,鄉里的醫生讓他們轉到縣城的醫院,可是他們家剛蓋了房子,手頭沒錢,游來成立即拿出5000元給他們,還把他們送到了縣城的醫院。2017年冬天,熱依木的岳父哮喘病加重,游來成得知後,找到醫生通過遠程會診,給老人開了藥方,通過半個月的治療,老人的身體慢慢康復。

來自拜城縣賽裡木鎮烏希買里斯村的依明江·吐爾迪夫婦也得到了游來成的照顧。2016年夏天,依明江的妻子患闌尾炎,急需住院治療,可她為了省錢就在家裡養著,結果發展成了化膿性腹膜炎,游來成迅速派人將她送到醫院做手術。出院後,游來成買來了一隻羊讓依明江拿回家給妻子補身子,並讓他在家照顧妻子,當月還給依明江發了工資。

如今,游來成和兩家人都成了親人,他說:“每年冬天我都不在這兒,全靠這兩個孩子幫我照顧葡萄園,我很放心。”

拜城縣克賽葡萄基地原來是一片戈壁灘,通過吸納像游來成這樣的種植大戶,如今這裡已成為農田成方、林木成網、道路暢通、渠系相連的萬畝綠色葡萄基地,吸引眾多本地和內地務工人員前來務工,同時這裡也成了一個民族團結樂園。

拜城縣賽裡木鎮喀拉墩布拉克村農民夏瓦楠姆·賽買提和從雲南大理來疆務工的白族青年安金美,就是通過在這裡務工成為朋友的。

“我從雲南來,到了這裡以後,發現這裡不但葡萄好吃,各族群眾也熱情好客,尤其是夏瓦楠姆和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經常邀請我到她家玩,我們一起吃飯、幹活,特別開心。”安金美說。

眼下正是葡萄枝條修剪的關鍵時期,游來成手把手指導前來務工的村民修剪葡萄枝條,希望他們在務工的同時學到技術,把各自家中的葡萄管理得更好。

米斯買裡村農民熱依木·阿木提說:“漢族朋友教我們葡萄種植技術,教我們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家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游來成說:“在我葡萄園裡打工的各族朋友互相幫助,和睦相處,以後我們要做得更好,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得更美。”(崔玉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