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拜占庭”还是“败仗庭”?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竟是这样!

拜占庭帝国!曾经这是一个令许多中世纪爱好者们欢呼雀跃的名字!啊!君士坦丁堡的荣耀!啊!旧日罗马帝国的荣光!然而最近,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声音,这种声音着实让“罗马帝国”四个字被狠狠地打脸了。曾经战无不胜的罗马军团驰骋在亚平宁半岛和北非沙漠中,而如今,只能龟缩在巴尔干半岛的最东头,罗马帝国的历代元首们最后一定是气不打一处来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个天之骄子是如何一步步堕落到最终被阿拉伯人围困在君士坦丁堡孤城中的地步的吧: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围困中的君士坦丁堡

公元三世纪后,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在意大利和希腊各有一部分。这之后被称为大帝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这是他决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名叫拜占庭的城市,这个城市于公元330年被建成,君士坦丁本人把它叫做新罗马,但一般的人把它称为君士坦丁堡,意思就是君士坦丁之城!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公元四世纪的后半期,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临终之前,再次把罗马帝国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治。分裂后的东西罗马帝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从公元376年开始,日耳曼人在欧洲进行疯狂的迁徙,在罗马人眼中,这就是蛮族入侵。

然而因为处于地利之便,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面临蛮族的入侵并没有很快的倒下。它在北面拥有黑海这一个天然屏障,使得整个帝国的核心,也就是今天的小亚细亚地区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而且东地中海保护了帝国的粮仓——埃及,东罗马的军队仅仅需要防御西北方向的蛮族、哥特人和尾随而来的匈人和阿兰人即可。

阿兰人在掠夺

很多人要问,凭借地理上的优势,为什么东罗马帝国还是没能撑到最后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公元七世纪时,东罗马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半岛在公元七世纪进行政教合一,从而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伊斯兰教的影响,半岛上的部众越来越团结,他们急需要通过一场扩张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征服了北非和西班牙地区之后,阿拉伯帝国大量扩张弓箭手和骑兵,同时它还具有了一个拜占庭所没有的优势,这是由北非的贝都因人提供的单峰骆驼,这些单峰骆驼可以使阿拉伯军队越过沙漠天险,从而在拜占庭的军队所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进行袭击。

公元636年,拜占庭在雅穆克战役中败给了阿拉伯军队后,叙利亚、耶路撒冷这两大军事要地,最终落到阿拉伯人手里。从此,拜占庭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拜占庭开始面临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而此时拜占庭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忧患——破坏圣像运动开始搅乱这个帝国的政治和宗教事务。而此后在外部,拜占庭不仅有阿拉伯帝国的骚扰,新崛起的保加利亚人也开始对这个苍老的帝国进行冲击和劫掠。

因为种种原因,拜占庭的地利之优势慢慢丧失后,人和之优势也开始出现了问题。拜占庭帝国后期的统治者不断裁减军队和限制将领的权力。这种自毁长城的举措,使得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被削弱,在帝国统治的后期,大地主们开始了土地兼并,整个帝国的经济基础也开始迅速衰退。

1204年,因为皇室继承权问题 ,十字军东征军攻入了这座伟大的城市。这种假借报私仇而进行战争的行为,让君士坦丁堡这座已经建成700年的城市第一次被军队攻破。十字军竟然开始在这城市中进行大肆的破坏和杀戮。从此,这座帝国便被瓜分成四分五裂的局面。最终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破了君士坦丁堡——这座罗马世界最后的城市,拜占庭才结束了它充满败仗的一朝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