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没有墓碑?蒙古族怎么祭祖?

蒙古高原上的主流葬制分为火葬、野葬,和土葬,但不区分很清楚,有的在野葬后,把剩下骨头拿去火葬,便是一种野葬和火葬混用的形式。

蒙古帝国兴起后,除了晚期受藏传佛教影响而选择火葬的贵族外,只有孕、产妇、传染病患者,和未婚者死后必须火葬,其他人大多选择野葬及土葬混用的形式,也就是把尸体放到马或骆驼等家畜的背上,在野外四处游走,最后将尸体埋葬在落下的地点(或什至不埋葬,直接将遗体曝露于野外)。

无论采用什么葬制,蒙古族不会像汉族习俗在葬地建立起墓地并立碑为记。他们顶多用一棵树,一些石头等之类的东西做为标志,这些标志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逝。

但不立墓碑,并不代表蒙古人不祭祀死者。蒙古族一般的习俗是,在死者死后3年内避免提及死者的名字,也不会对其进行祭拜,但3年后,当尸骨开始碎裂、死者的灵魂成为祖灵后,人们便会开始定期向代表死者的遗物或简略的画像祭祀,有条件的人会回到当初埋葬的地点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