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和叶赫拉那,两个家族真有这样深的冤仇吗?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了叶赫城,叶赫首领金台石被捉。据说,金台石临死时大喊:我生前不能存叶赫,死后有知,一定不使叶赫绝种,即使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雪恨!也许以这个传说为蓝本,传出了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

一天,努尔哈赤经过叶赫寨,叶赫的首领扬吉努提出,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努尔哈赤答应了。不久,扬吉努兄弟因触犯明朝,被朝廷设计诱杀。他们的儿子布斋和纳林布禄分别继为贝勒。万历十六年(1588),扬吉努的儿子纳林布禄实践其父生前许下的婚约,把14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为妻。扬吉努的小女儿就是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姐姐。据说,孟古姐姐面如满月,丰姿妍丽,庄敬聪惠,词气婉顺,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不好谄谀,不信谗言,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侍奉努尔哈赤。这可能有溢美之辞,但是至少说明孟古姐姐确实端庄、贤惠,要不然她也不可能得到努尔哈赤那样多的宠爱。她生下了皇太极,皇太极继位后被追谥为孝慈高皇后。

叶赫与建州联姻时,尽管可能有些私心,但至少表明那个时候两个部落、两个家族的关系还是融洽的。

努尔哈赤起兵以后,一路胜利进军,势力逐渐壮大。叶赫感到自己的优势受到了威胁。再者,明代与女真的贸易往来频繁,以开原为贸易基地,女真各部的马匹、貂皮、参、松、榛、蘑菇等重要物产,关内各省的手工业产品都在这里交易,沿途的乌拉、辉发等部就可以凭借地理优势从中取利。尤其是叶赫、哈达两部,叶赫市在镇北关,称北关,哈达市在开原的广顺关,称为南关,一北一南,稳享开原贸易之利。努尔哈赤起兵以后,掐断开原与北方各部的通道,这给南北两关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两地萧条了下去。

但是此时在叶赫首领看来,努尔哈赤还羽翼未丰,势力不够强大,扼制其势头还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派了两个使者去跟努尔哈赤说,你的地多,我的地少,你把额尔敏、扎库木两个地方任选一处分给我们吧。一路凯歌高唱的努尔哈赤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待遇,火冒三丈,下令驱逐了两个使者。

叶赫觉得凭借自己一部的力量太单薄,不能压服努尔哈赤,于是联合哈达和辉发,共同遣使去向努尔哈赤施加压力。尽管叶赫是努尔哈赤妻子的娘家,但是努尔哈赤丝毫没有屈从,不屑地说,我的父祖被明朝杀了,他们不但将我父祖的遗体还给我,还给我敕书、马匹,又授予我左卫都督,不久又授予我龙虎将军,每年给我金币。你们的父亲也被明朝杀了,可是你们收了他的遗骸吗?努尔哈赤说得慷慨激昂,并将这个意思写成书信,派人去当着纳林布禄兄弟的面宣读。这下,叶赫知道劝说是根本没有用的。

于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派兵袭击建州的村寨。但努尔哈赤没有退缩,他率军进攻了哈达部的富尔佳齐寨,并且大获全胜。同年九月,叶赫又纠结了哈达、乌拉、辉发、朱舍里、纳殷、科尔沁、锡伯、封尔察,一共九部,兵力多达三万,兵分三路,向建州的古勒寨挺进。行军到达古勒山,努尔哈赤用计诱敌,击败了叶赫九部联军,大获全胜。叶赫首领之一的布斋被杀。纳林布禄见其兄被杀,吓得跌下马来,被手下救了回去。有人说,后来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要布斋的尸体,努尔哈赤仇恨已极,亲自将布斋的尸体割下一半,给了纳林布禄。纳林布禄受了这等侮辱,日夜啼哭,不久就抑郁而死了。从此,叶赫与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万历三十一年(1603)九月,因心爱的妻子孟古姐姐,也就是皇太极的母亲病危,想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特遣使到叶赫迎接岳母。金台石不允许,只派了孟古姐姐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探视。努尔哈赤非常气愤,斥责叶赫:无故抢掠属于我的布察寨,又率九姓之国,合兵进攻我。兵败之后你们自认伏输,杀牛马祭天地,欲结为婚姻。但是却背弃盟约,将许给我国的女儿嫁给了蒙古。现在我的大妃生了病,想和自己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你们竟然不许!连这么一点点关系也要断绝吗?并宣布从此我们两国又是仇国了,他将向叶赫兴师问罪,抢夺城池。孟古姐姐不久去世,努尔哈赤极度悲伤,三年之后才下葬,葬于尼雅山岗。建州与叶赫的仇恨又增加了一层。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割据辽东,宣布自己为金国汗,国号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万历四十六年(1618),在明朝的支持下,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儿子率军进攻了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俘获了407人,斩杀了84人。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便给予了狠狠的报复。同年,明朝鉴于努尔哈赤太过于猖狂,东北各部几乎都被他征服了,于是派辽东经略杨镐率四路大军前往剿灭。这就是有名的“萨尔浒大战”,叶赫也参战了。叶赫见到明军战败,慌忙撤退。这次大战之后,明朝丧师失地。为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努尔哈赤畏惧于熊,于是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

八月,努尔哈赤率大军征叶赫。努尔哈赤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后金军个个如狼似虎,勇猛冲杀,直至叶赫城下。

叶赫出战不利,金台石、布扬古分别固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命后金军掘地为穴,城墙倒塌,后金军攻入城中。金台石拒不投降,自焚未死。布扬古见东城已破,孤城无援,在得到降后不杀的保证后,才盟毕出降。努尔哈赤为防止叶赫东山再起,这次没有履行诺言,杀了布扬古,叶赫部遂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叶赫纳拉氏虽然亡国了,但是它作为满洲贵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不仅如此,叶赫的子孙在清朝有许多位居要职。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其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尼雅哈的儿子明珠,这个康熙朝有名的权臣,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可谓是权倾一时。南楚的儿子穆占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都统,列议政大臣。这样出将入相的大有人在,叶赫纳拉家族为大清江山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且不说,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太极——这个叶赫家族的外甥。 清朝历代后妃中姓纳拉氏的大有人在。当然,不仅仅是叶赫纳拉氏,还有乌拉、哈达纳拉氏。除了皇太极的母亲姓叶赫纳拉氏外,努尔哈赤还有大妃乌拉纳拉氏、侧妃叶赫纳拉氏、侧妃哈达纳拉氏。皇太极有继妃乌拉纳拉氏、侧妃叶赫纳拉氏、庶妃纳拉氏。顺治有庶妃纳拉氏。康熙有惠妃纳拉氏、通嫔纳拉氏、贵人纳拉氏。雍正有皇后为乌拉纳拉氏。乾隆有追赠皇后乌拉纳拉氏、舒妃叶赫纳拉氏。道光有和妃纳拉氏。在事实面前,野史所说的“祖制宫闱不选叶赫”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说姓叶赫纳拉氏的慈禧是为报世仇而出现的,就更加不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