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稀=腹泻?临沂妈妈是不是也在为宝宝便便发愁……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便便比较稀,于是怀疑宝宝是不是有腹泻的情况,便便稀就等于腹泻吗?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由于婴儿只吃奶,所以大便的水分会比较多,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偶尔会有一次或几次大便特别松散,出现颜色不同,或者有比平常更重的味道,通常是由于母亲食物变化造成的。如果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偶尔的稀便并不代表宝宝生病,如果宝宝表现健康,吃奶好,体重正常增加,而且小便也正常的话,偶尔的稀便并不需要太担心。

妈妈们如果盲目地“对症下药”有时候也会好心办错事哦。

宝宝腹泻的症状

轻度腹泻: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中度腹泻:每天大便10次,便便看起来跟水一样,也就是稀水便。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家长们需要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他是不是腹泻。

家长们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数外,还要注意观察便便的形态,如果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腹泻的原因

生理性腹泻

因为宝宝刚出生,胃肠功能还不是很好,妈妈的奶营养成分太高,无法都吸收,所以才腹泻。只要宝宝状态良好,妈妈大可放心。

但如果宝宝大便比起平时更频繁,突然带很多泡泡,特别稀,或带有粘液甚至是血,味道特别的重,那很可能是真的腹泻了。所以如果宝宝有持续性腹泻症状的话,要带宝宝看医生。

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

由于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奶水中的乳糖所致,所以出现乳糖不耐受,进而有拉肚子的现象。可以平时在母乳喂养前添加乳糖酶。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宝宝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腹泻也会逐渐好转。

妈妈饮食引起便便“异常”

妈妈的饮食不健康,多油、高脂肪、刺激性的食物摄入过多,宝宝吸收了母体的乳汁后也可能引发母乳性腹泻问题。

如果妈妈们饮食中摄入的脂肪过多,则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

如果食用过多的甜食,那么宝宝的便便泡沫就会变多,它们在宝宝的肠内发酵产生了气体,这时妈妈要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警惕腹泻引起的脱水

由于大便次数较多,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并用护臀膏涂抹,以保护局部皮肤,以免引起红屁股,甚至局部感染。

人工喂养的宝宝一旦发生腹泻,如果腹泻不严重,可能是因为喂养不当所致,可以适当拉长喂奶间隔,但不能长时间减少喂奶量次。

若给宝宝服用药物,需向医生咨询明白,避免腹泻病因不清,自行使用止泻药。

宝宝放屁带有便便

还有的宝宝会出现放屁时混有便便。放屁带粑粑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喂养的宝宝粑粑本身就比较稀薄,再加上宝宝括约肌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就会出现放屁带粑粑的情况。如果宝宝的饮食、精神状况良好,没有腹泻的情况,放屁带屎就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宝宝发生了腹泻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宝宝消化不良或发生了肠道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