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人为啥爱叫帖木儿?

于无声处34

说元朝人爱叫帖木儿,伯颜、不花、脱脱、也先、察罕、孛罗、哈剌都表示不服!

大家好像对元朝的帖木儿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元朝有什么有趣的冷知识”问题下面,居然有个答案说元朝皇帝都叫帖木儿,令人叹为观止,把我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置于何处,更不用说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天顺帝阿剌吉八、明宗和世瓎、宁宗懿璘质班和昭宗爱猷识理达腊,还有追封帝号的太祖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裕宗真金、顺宗答剌麻八剌、显宗甘麻剌等等都表示不服。

当然了,元朝名字里带有“帖木儿(铁穆耳、铁木儿)”的确实很多。也有答案提到,铁木儿是“铁”的意思。这跟英文名里叫Smith史密斯(铁匠)的人很多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一定要解释地玄学一点。那么蒙古人对铁是有崇拜的。

蒙古人的祖先是室韦-鞑靼人,也被称为原蒙古人。他们原本居住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

在唐代之前,蒙古草原的大部分地区由突厥语民族统治。突厥人和回鹘人在统治这片草原期间都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鞑靼人的统治,然而他们的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实际上为这一带的各个部落打开了一扇通往蒙古高原的门户。突厥帝国灭亡后,室韦-鞑靼人开始向内蒙古西部推进,回鹘西迁后,他们大批进入外蒙古高原和内蒙古西部。遍布突厥语族游牧部落的外蒙古高原开始了蒙古化进程。

说是蒙古高原蒙古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原蒙古人突厥化的过程,或者说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相互融合的过程。《元朝秘史》里记载的苍狼白鹿的传说,其实就是突厥人的图腾狼,和原蒙古人的图腾鹿相结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蒙古人学会了炼铁。这在他们的传说中记载地非常明确。

《史集》中记载的这个传说大概如下:

古代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发生了内讧,终于引起战争。另一些部落战胜了蒙古人,对他们进行了大屠杀,使他们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害怕敌人,逃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过一条羊肠小道,历尽艰难险阻可达其间外,任何一面别无途径。在这些山间,有丰盛的草和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名叫额儿古涅-昆。那两个人的名字为捏古思和乞颜。他们和他们的后裔长期居留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当这个民族在这些山里和森林里生息繁衍,他们所占地域显得日益狭窄局促时,他们开始商量,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他们走出这个严寒的峡谷和狭窄的山道。于是他们找到了一处从前经常在那里熔铁的铁矿产地。他们全体聚集在一起,在森林中准备了整堆整堆的木柴和煤,宰杀了70头牛马,从它们身上剥下整张的皮,用那些皮做成了风箱。然后他们在那山坡脚下堆起木柴和煤,使这70个风箱一齐煽起,直到山壁熔化。从那里他们获得了无数的铁,通道也被开辟出来了。他们全体一齐迁徙,从那个山隘里走到原野上。

你看,蒙古人来到广阔的蒙古草原上,这段记忆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铁。

顺便说一句,铁木真的“真”是个表人的后缀,实际上这个名字也来自于铁的这一含义。

今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很粗略地搜索了一下元史和元代制书中的“帖木儿(铁穆耳、铁木儿)”和“不花(不化、补化)”,实际上名字里带有“不花”的比带有“帖木儿”的似乎还稍微更多一点。不花是公牛的意思,公牛不但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常见且重要,在蒙古历史中也有玄学意义。《元朝秘史》里记载在铁木真第一次被推举为蒙古人的汗,要与札木合作战时,一个名叫豁儿赤的萨满创造出神的旨意,拥护铁木真成为汗。在豁儿赤的讲述中,神化身为公牛出现,传达天地商量的旨意,并且以牛的实体托着大帐,把国家送来,让铁木真当国主。

所以说如果帖木儿相当于史密斯的话,那么不花大概可以相当于为耶稣洗礼的约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