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否能理解“零”这个数学概念?

cnBeta

“零”这个数学概念并不是最容易理解的。我们的理解是数字“零”通常表示什么也没有。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和一些灵长类动物等才能理解“零”这个概念。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蜜蜂也能理解“零”这个数学概念,它们比此前科学家认为的更加聪明。而这项研究结果也可能影响未来的人工智能设计。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员Adrian Dyer表示:“零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而且数学技能不容易实现 - 儿童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理解。我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有智慧才能理解这个概念,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猴子和鸟类也有这个能力。迄今为止我们还不知道昆虫是否也能理解零。”

在周四发表的新研究中,科学家们训练蜜蜂选择含有最少元素的图像。选择最少元素的图像的蜜蜂获得糖水作为奖励。

当科学家们向蜜蜂展示一张空白的图像时,昆虫便飞向它。蜜蜂也理解“零”是在数字序列的低端。与人类拥有的860亿个神经元相比,蜜蜂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少于100万个,因此这一发现特别令人感兴趣。

考虑到“零”在数学、二进制代码和现代技术中很重要,这项研究还可能导致蜜蜂以及它们微小而聪明的大脑影响科学家设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方式。


cnBeta

蜜蜂有没有计算能力?蜜蜂生活中的大量数学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深奥,对于养蜂业来说比较难回答,对于蜜蜂研究来说倒是个不错的研究课题。蜜蜂的世界的确是奇妙的,蜜蜂的很多习性都表现出了蜜蜂超强的智慧。首先是在管理上,从蜂王到工蜂、雄蜂,层层严格,最后才造就了这个神秘的蜜蜂王国,要说蜜蜂是否能够理解关于零这个数学概念,估计没有专业的研究几乎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蜜蜂的习性来了解蜜蜂是否能够理解这一概念。

在蜜蜂养殖中蜜蜂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传达信息,例如采水蜂会通过飞行的圈数来确定采水点与蜂群的距离,采蜜蜂同样是通过飞行圈数来记录采蜜点与蜂群的距离,还有我们的侦查蜂在找到蜜源或者发现适合居住的巢穴以后同样会以飞行的轨迹来确定蜂团位置与新巢穴的距离。人们利用蜜蜂的这些习性轻松的找到了蜜蜂的巢穴,从而对我们收捕野蜂提供了方便。咋一看来蜜蜂不但有着超强的记忆力,还有着超强的运算能力。

但是蜜蜂的这些飞行圈数究竟是依靠蜜蜂的智慧来进行计算的还是蜜蜂的一种本能达到的,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如果蜜蜂的飞行圈数来确定到达蜂巢的距离是一种本能,也就是说是没有经过蜜蜂进行思考而形成的,但是至少我们能够确定,蜜蜂的思维中是存在数学概念的,因为蜜蜂飞行的这个圈数在实际运用中的确是吻合的,这就说明了蜜蜂飞行的轨迹不光是圈数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飞行圈数的半径问题,究竟这个半径要有多大?距离蜂场多远距离的时候要扩大飞行半径?多远的时候应该缩小飞行半径?这些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不过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那就是蜜蜂飞行转圈的行为并不是计算距离,因为我们通过蜜蜂飞行转圈来找到蜜蜂巢穴并没有经过实际测量来得出结论,如果蜜蜂通过转圈的方式来确定的不是目的地与蜂巢的距离,而是作为目的地的一个标记,也就是说相当于蜜蜂在发现的目的地做了一个记号,这种记号采用了飞行的模式来决定,这样来说蜜蜂就没有数学能力。

除了蜜蜂飞行的轨迹,我们还知道蜜蜂的另外一个习性就是通过跳舞来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这个跳舞中也带着数学问题,首先数转圈,转一圈、半圈、无穷大符号等等都是确定蜜源远近的方式,这里面同样有着强烈的数学问题,而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能说是标记问题,因为蜜蜂告诉其它采蜜蜂蜜源采用的跳舞不是单独进行,而是回到巢穴以后进行,这充分说明了蜜蜂的思维中还是存在数学问题的。

另外还有蜜蜂的产子问题,我们都知道,蜜蜂产子中三型蜂的比例是非常严格的,只要蜂群正常,该有多少工蜂、多少雄蜂、什么时候分蜂都是有着相当严谨的数学逻辑的,从这些问题来看,如果这些都是蜜蜂通过智慧的方式来实现,不得不说蜜蜂是有着超强的数学逻辑的。

还有在蜜蜂与人的关系中,蜜蜂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通过叮咬人来告诉养蜂人蜂群有危险,还会通过共同振翅来告诉养蜂人蜂群中有盗蜂,从这里来看,蜜蜂远远不只仅仅是小昆虫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智慧的大脑的小昆虫,所以要蜜蜂能够理解零这个概念,对蜜蜂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仅仅从蜜蜂养殖中我们对蜜蜂的了解来进行判断,具体蜜蜂是不是真的拥有这种能力,或许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就连蜜蜂目前表现给人类的这些行为很多也只是我们通过经验获得,具体蜜蜂产生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仍然需要我们深层次的探索。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