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18上半年新房成交下降3成 刚需、高端大不相同

2018年上半年武汉卖房近9.3万套 同比下跌3成

据乐居监测,2018年上半年武汉新建商品房共成交92978套,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跌30.20%,成交面积959.94万方,同比下降22.6%。从项目性质来看,无论是商品住房还是写字楼或商业与2017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商品住宅下跌幅度最大,与去年同期相比逊色不少。

2018年上半年武汉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1696套,同比下降28.65%,成交面积774.1万平米,同比下降22.1%。从各月份来看,1月份以成交17303套居首,2月份由于农历新年假期成交量仅达到7713套,进入3月份以后,成交量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从各区域来看,在前四个月由房地产市场信息网给出的数据显示,洪山、东西湖、黄陂、新洲和汉南位于前五。远城区近些年来增长幅度较大有目共睹,但在2018年上半年主城区中洪山区的表现尤为突出,除了2月份成交量370套外,其他月份几乎均过了1千多套,5、6月份可以说表现尤为突出,成交量均超2千套,连续多周蝉联区域成交量榜首。而这离不开白沙洲区域在上半年庞大的供应量。

 上半年武汉开盘163次 白沙洲供应量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武汉新增供应量共达586.03万方,其中白沙洲片供应68.23万方位列第一、江夏以59.61万方的供应量紧随其后,东西湖片以45.46万方居于第三位。

开盘情况来看,在克而瑞重点监测的区域中上半年武汉一共有163次开盘,日光盘95个,平均溢价率82.17%。值得注意的是,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金三银色”武汉楼市似乎表现得颇为平静,整个3月共有22个项目开盘、4月也仅有20个,到了5月底武汉楼市开始大放量,5、6两月共有81次推盘,日光盘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武汉楼市现冰火两重天:刚需项目一房难求 高价项目门可罗雀

而在上半年日光的项目中几乎均为刚需盘,一些改善性高端项目开盘状况似乎都不太理想。一些热门的刚需项目基本无房可卖,开盘时仍是多人抢一套房。例如5月份开盘的长江凯旋城、首地云梦台、保利新武昌等多个刚需项目开盘当天即卖完,其中首地云梦台推出38套房源用于刚需优先选房,但参与选房的客户达到了267组。又例如白沙洲保利上城,该项目4月16日开盘推出542套房源,但前期认筹客户达到了2800组,抢房热度可见一斑。

实际上现阶段,受前期高价地影响,武汉主城区潜在待售房源以高价盘居多,造成供应高端化与需求支付能力透支化。而“限价”政策的严格执行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刚需刚改产品的供不应求矛盾。未来成交的高价地项目将陆续入市,武汉房地产市场恐将陷入严重分化境地,一边是刚需、首改产品的持续供不应求,一边是高价项目的门可罗雀。

一二手房价差倒挂达10.5% 二手房成交量大跌

上半年新房成交量下跌,二手房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武汉二手房成交34694套,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跌17.59%。成交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武汉新房备案价受限对二手房市场冲击较大,造成多个区域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于5月25日发布的《“限价令”下大中城市房价失真程度排行榜》数据表明,近18个月以来,武汉的一二手房价格差高达10.5%,位列全国第一。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大部分购房者都把目光放在了“性价比”更高的新房项目上,这导致了二手房市场价格上涨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卖房人的热情,导致市场上二手房有效供给不多。

不过在接下来当高地价楼盘大规模入市,新房刚需房源量大减之后,再加上武汉已于7月2日正式启动二手房房源信息挂牌,今后每套上市交易的二手房都将拥有唯一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房源信息真实透明,将有利于打击虚假房源、中介“吃差价”等现象,很多购房需求应该又会转向二手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