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是否在宋朝之后销声匿迹了?为什么?

五分音


这个问题我有很多资料可以佐证,定窑在宋朝之后并没有销声匿迹,现在出土了很多金、元时期的定窑文物可以有力的佐证这个问题。现在行业里最流行的说法是定窑从明朝开始断代的,到现在总共断代了600年,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定窑一直都没有消失。

定窑位于河北曲阳县,因为古时曲阳隶属于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能在北宋达到顶峰的原因很有趣可以分享一下,具体有以下几个:

第一,定窑在北宋属于官窑,这个头衔给了她很大的便利。现在出土的定窑文物碎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尚食局”、“尚药局”等字样,这佐证了定窑的官窑地位,定窑不缺订单,因为有政府采购。而且流传极广的宋徽宗《文会图》中,宋徽宗举行的宴会上的瓷器大多数都是定瓷,定窑在当时还要给皇室烧造瓷器,那就并不是说定窑烧出什么样的瓷,皇室都会要的,换句话说,定瓷的很多设计图是从皇室来的,这在当今叫私人订制。

第二,整个宋朝的审美是以素为美,宋朝人并不想明清或者汉唐那样崇尚大红大黄,宋朝人的品味和当今最为接近,崇尚简约美,简单大方就是美,而定窑是以烧制优质白瓷为主,兼烧其他颜色的陶瓷,这很符合当时的审美价值观。

第三,北宋时候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提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曲阳当地优质的矿石原料被发掘出来,再一个是定窑创造性的采用了覆烧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器皿反过来烧,而且是用匣钵将器皿摞在一块烧,比传统一件匣钵装烧一件器物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曲阳当地的瓷堆垃圾山可以佐证当时的产量,这可是凭空而起的瓷堆垃圾山啊!

但是定窑在北宋以后受北方持续战乱和原材料枯竭的影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有详细的介绍),直到明代可以说是开始断代,但在我从业之初我就发现,其实定窑在曲阳当地的窑火一直没断,当地百姓会烧造一些自己家用的瓷器,只不过从明开始定瓷不怎么出现在市场上了,所以大家叫她断代。


弘传定瓷


定窑,是宋朝六大窑系(龙泉窑,定窑,景德镇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之一,窑止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一带。唐宋时期,该地区属于定州管辖,因此得名定窑。创烧于唐朝,极盛于宋朝和金朝。崖山海战之后宋朝灭亡,蒙古铁骑侵占中原地区建立元朝,由于统治阶级对中原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故而没有上升的国家高度去重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没落。


触碰心灵的台词


定窑在北宋称北定,南宋称南定。在北宋后期因诸多因素只是把它从皇家祭祀之位上拉了下来,在宋代它在器物上以刻花,划花,印花,绣花加以装饰并开创了白定,粉定,土定,酱定,紫定等系列瓷。宋灭亡后,定窑并没有销声灭迹,只是在汝窑的光环下渐行渐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