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叛逆期的初中生?熊丙奇这样说

初中阶段教育,相对于已经分流的高中教育,和升学压力相对小一些的小学教育,生源更复杂,加之之前初高中分离所导致的办学资源薄弱,因此是各地问题比较多的教育阶段。



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教育,面临均衡与学生中考分流的双重压力,要发展初中教育,就需要加大均衡力度,与此同时,还需要改革中考制度,尤其是建立综合高中,避免中考分流压力导致学校在均衡与升学选择中左右为难。

初中管理学生的难题,也是因义务教育的“义务性质”与学校办学目标的“矛盾”而起,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初中学校不能退学学生,也不能给学生成绩排序,但中考学校和家长又追求要进重点高中,担心分流(实际是分层)进中职。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对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问题学生就可能采取边缘态度,可边缘化处理这些学生,又会导致他们行为习惯更差,影响学校办学。另外,初中学校和其他阶段学校一样,在管理学生时,存在批评难的问题,一些学生即便违规犯错,但老师不敢批评,担心批评惹来麻烦,于是对违规行为加以纵容。

在一些薄弱初中学校,校园欺凌频发,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有恢复工读学校的呼声,其实就是针对学校难以管好问题学生的现状。

所以,要解决管理学生的难题,还得回到初中教育应该实现的教育目标上来。

其一,必须增加对初中学校的投入,尤其是薄弱初中的投入;其二,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处罚违规学生;其三,需要改善初中办学的外部环境,即避免中考分层给初中家长、学生传递焦虑,推进普职融合,建立综合高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