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练声必须从里到外“打哈欠”,腔体打开,连贯自然咬字

“半打哈欠”才能打开喉咙歌唱。

这一训练法是国内外在教学中最普遍最常运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放松喉咙、下放喉头的重要手段。整个哈欠过程分为萌发扩充减退三个阶段。半打哈欠为哈欠的萌发部分,这时鼻腔、咽腔、喉腔的肌肉刚开始兴奋,三个腔体处于通畅状态,喉头下放,舌根底下的会厌处于立直状态,这时候我们的共鸣通道和呼吸通道畅通无阻。人们在处于困倦半打哈欠时的喉咙就处于最放松的打开状态。

众多名师、声乐专家在谈到喉头的下放这个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半打哈欠法。大都会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奎娜·马里奥说,“忍住打哈欠的那种打开感”是正确发声的前提。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忍住”这个词,也就是说这个哈欠不能打过头,不然会导致压喉头、撑着唱的结果。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越让学生打哈欠她越打不出来,即使尽力去做了也是刻意模仿,并没有真正做到。笔者要求学生在自己处于困倦瞌睡状态真正打哈欠时,再去感受小而隐蔽的喉头自然下降到第四颈椎和第五颈椎之间的状态。此时咽腔扩张,软腭的自动上抬,也就是喉头的下放与软腭上抬的协调配合,鼻腔的兴奋扩张,鼻咽、口咽、喉咽随着打哈欠上下距离的拉开,咽腔容积增加,胸腔、咽腔、头腔的共鸣通道也一起打开了。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个哈欠在即将打出来时保持状态,憋住,忍住,尽量地做到闭嘴半打,控制好打开度,认真体会这个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