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逛完大观园回家,贾府送的东西值多少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缔美妍邯郸ZD



大家都知道,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因为揭不开锅了,厚着脸皮来荣国府打秋风,后如愿以偿被王熙凤20两银子给打发了。有了这20两银子,庄稼人的一年生计就有了着落。

因为一进荣国府获得了救命钱,所以才有了第二次带着家乡的时令蔬果前来报恩的事。而幸运的是,二进荣国府得到了贾母的待见,获得了游大观园的礼遇,因为刘姥姥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形象和那种诙谐搞笑的言语,为荣国府增添了不一样的热闹气氛,逗得荣国府上下一片欢喜。因为得到了贾母的赏识,又逗得了众人的开心,因此二进荣国府收获巨大。单王夫人就给了100两银子,这可是个大数啊!不要忘了姨娘的月例钱也不过二两银子。这100两银子可以吃五年了,为什么这次会如此大方呢?通过平儿传达“这100两银子置几亩地,今后就不用投亲靠友了”的信息,委婉的告诉刘姥姥,这次拿了钱,下次就不要再来了。就连王熙凤也给了八两银子。还有青纱一匹,实地子月白纱一个,作作袄儿裙子的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两斗御田粳米,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贾母给了两个装有不知是金还是银的粿子的荷包,一些丹药还有旧衣服。宝玉给的从妙玉那儿讨来的成窑杯。就连平儿和鸳鸯也送了自己不穿的衣裳和裙子。这些绸缎衣裳之类的,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是拿回家修改一下,凑合着穿,也能省下不少钱。此次收获最大的也就是真金白银的108两银子,还有就是贾母给的那两个荷包里的东西(金银粿),以及妙玉的那个成窑杯,这可是个古董啊,变卖了,能换不少银子啊!


乐乐爱收藏


刘姥姥在小说《红楼梦》前八十回一共到荣国府两次,第一次是家里揭不开锅了,到荣府打秋风寻救济,凤姐打发了她二十两银子,解决了她一家大小的活命和生计,来年粮食瓜菜收成不错,刘姥姥是个懂感恩的人,背了两袋子瓜菜果子到荣府谢恩来了。令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次二进荣国府她的表现投了太太奶奶们的缘,哄得荣府主子们上下高兴,临走,贾府一干人送了他半车的钱物,也正因为这些钱财,刘姥姥一家脱贫致富,进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

那么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府,带走的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银子呢?

小说四十二回写的清楚,刘姥姥辞别贾母凤姐到平儿这边屋里,见堆了半炕的东西。这些东西财物可分三大类:一为衣物、绫罗绸缎;二为各种吃食药品;三为银钱古董。

第一类:绫罗绸缎和衣物

贾母逛园子时曾交待:“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送这刘亲家两匹……”这是在贾母谈起众人都没听说过的软烟罗时说的话,所以,这种青纱叫软烟罗,连薛姨妈、王夫人都没见过。一匹规格有三丈或五丈,也有十丈的,一匹就算五丈吧,共十六七尺,古时一尺可比今天的33.3厘米要长的。另一匹实地子月白纱,“是奶奶(凤姐)另送你做里子的”,两个茧绸,两匹缎子。

平儿送了两件袄儿、两条裙子,四块包头,一包绒线。鸳鸯送来老太太的几件别人孝敬的从未穿过的衣裳,鸳鸯又自己送她三件衣裳。共四五匹高级绫罗绸缎和十几件贵族家里的衣裳,这够刘姥姥家穿大半辈子了,关键是庄稼人干农活需要的是耐造,哪里舍得用这些料子做衣裳和穿这些精致衣服去糟蹋?我们千万别用现代思维去考量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邢岫烟这样寒素之家的女孩子的衣服自然不可能用上等官造、宫造料子和绣工工艺,她的棉衣进当铺尚能当得几吊钱,像众人孝敬贾母的衣裳谁不拿最好最精的来奉上,贾母之所以不穿,那是因为老祖宗从来不穿外人做的衣裳,实际上贾府里正位太太奶奶小姐,包括宝玉都是不穿外人做的衣裳的,这叫贵族气派。这一干布料衣物那至少是官造,极大可能是内务府定制,别说那些乡绅,就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也没有,有钱没地方买去,不多说,就算是进当铺,怎么也能换三四十两两银子,以刘姥姥的精明她可是很会打这种算盘的。

第二类:各类吃食

内造点心一盒,两斗御田粳米(两斗约二十五斤),园子里果子、各色干果一口袋,面果子一盒,一包药。这些个吃的东西以刘姥姥当时的家境倒不至于去卖钱,能挡一阵子口粮倒是真的,再有,送送街坊邻居以至乡下的头头脑脑,这东西倒是可换得实实在在的人情和提升王狗儿家的威望,因为这些刘姥姥所说“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的吃食东西,乡下人别说吃过见过,听也没听说过。

第三类:银钱古董

凤姐给了8两银子,王夫人给了100两,贾母送了个有两个笔锭如意锞子的荷包,以贾母的地位气度,她是把刘姥姥当亲戚看,必是两个金锞子,作者小说里还真有这方面的描写,第五十三回,贾府准备过年时就有倾制金银锞子的例: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里面就有笔锭如意样式的,那么一个金锞子0.7两重,价值7两银子,两个值14两银子,实际价值应该高于这个,因为这里面又有了工艺和文化的意味了。再就是宝玉送刘姥姥一个成窑盅子,成窑是明代成化年间专供宫廷而烧造的瓷器,存世不多,在当时已属珍贵,到了清代,已经少见并价值相当高了,屏山未能找到成窑杯在清代的价格,但找到另一参照,清代《在园杂志》有记:曹织部子清(曹寅)始买得脱胎极薄白碗三只,甚为赏鉴,费价百二十金。并未说是否官窑。栊翠庵品茶妙玉给众人用的茶碗就是官窑脱胎白瓷,这个官窑应该是当时官窑烧造的,至少不低于曹寅所购,成窑盅子又是妙玉用蟠龙雕漆小茶盘亲捧奉予贾母的,成窑在此时本身就属于稀有的古董了,又高出不少档次,按说这样高出档次的,就算加个零也不一定能估算它的价值,我们就保守点,不加零,就相当曹寅买那三只脱胎白碗的价值吧,算100两吧,哈,真是我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这只成窑盅子。今天成窑一个杯子随便拍出千万元甚至亿元的天价。算下来银钱古董有220多两银子。

总体保守低调的算下来,刘姥姥带回家的这车东西价值250两银子以上。这个数字相当贾母、王夫人、李纨一年的工资,凤姐这样的管家奶奶月例5两银子,一年60两,得好几年的工资喱!不过人家凤姐不靠这点钱过日子,弄权铁槛寺一笔就捞了三千两,这是旁话。总之,刘姥姥这一趟荣府之行,把没见过、没吃过、没经过的都算经历了,还有更重要的,这个乡野老太太收获了贾母凤姐一干人的尊重,连巧姐的名字都让她起呢,和姑奶奶这关系算瓷实了,看看凤姐为她考虑的周倒就明白了。刘姥姥七十高龄,背着沉重的瓜菜,牵着板儿,一路蹒跚跋涉至荣府,回去呢?凤姐亲自派了车,并两个小厮,妥妥当当的将东西和姥姥祖孙送回家,这份惬意,这份荣耀,这份满足,我们常人都不难想象,关键,这辆车上的东西对贾家是不值得一提,可谓九牛一毛,可是对王狗儿一家,就是一家人下半辈子的保证。

刘姥姥这个老太太这叫真本事!真智慧!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


屏山语红楼


刘姥姥逛完大观园,当然是指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了。第一次是得了王熙凤给的“太太赏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这第二次,我们得给她开一个清单了。

1、王夫人给了两包银子,一包五十两,共一百两。可以置几亩地的;

2、凤姐给了八两银子;

3、宝玉给的从妙玉那儿讨来的成窑杯;

4、凤姐给的青纱一匹,实地子月白纱一个,作作袄儿裙子的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两斗御田粳米,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

5、平儿送的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

6、贾母给的两套衣服,面果子,药: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两个荷包;

7、鸳鸯送的几件衣裳。

一百两银子够刘姥姥家五年的生活费的,一个成窑杯在当时的价格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也是不菲的,两个荷包里装着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不知道是金的还是银的,但既然是贾母给的,肯定也不会太寒碜。

当然,这些东西于贾家而言真的算不上什么,过个生日的费用都不止,对于刘姥姥而言,却是极大的一笔财富。财富,只有在没有钱的那里,才会显示其真正的实用价值,刘姥姥从中得益了,日后也给贾家回报了。这就是“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由来。巧姐母亲种下的因,在巧姐身上结了果。


苏小妮


《红楼梦》一书我是读过几遍的。越读越感到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真心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彩,回回经典啊!

要说这《红楼梦》中给我印象至深的人物不是宝黛钗,也不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政们,可能是因为更熟悉的缘故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是秦可卿,虽然书中写她的章回并不多,但正是由于她的芳华早逝,让我心里始终耿耿终于不能放下。再一个让我唏嘘不已的就是这个刘姥姥了。



可惜我记性不好,又不喜欢翻书来一番“引经据典”,只能在这里谈一些内心的感受了。

我以为,这刘姥姥可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的典型的典型。说来她只是贾府的一个远房亲戚,还是一个穷亲戚,且与贾府多时不来往了,但她两进大观园,备受荣宠,足见她可不是个一般人物呢!

我观这个刘姥姥,虽然出身乡俗,却是世故老道,颇有心机,机灵的很哩。

第一,这刘姥姥实在是脸皮太厚了。不管主人家好脸赖脸,别人无论怎么戏弄她取笑她,她都不当回事,就是能恬着脸硬往前凑,任谁都没脾气,由开始烦她到最后接纳她。



第二,这刘姥姥实在是太有“眼力件”了。最会察颜观色,见风使舵。她初进贾府,很快便看出这贾府中谁是主事的人。这个功夫可是了得。

第三,这刘姥姥实在是太会“说话”了。极善溜须拍马。她对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一门心思讨主人的欢喜,每每用之恰到好处,使贾府的主人们个个感觉心里很受用。而其他一些人特别是那些Y環佣人是很看不惯她甚至讨厌她的。这些以刘姥姥的精明自然是全看到了的,但她全然不放在心上。



如此有眼色会说话会来事的刘姥姥自然是不会吃亏的了。所以在一进大观园尝到甜头后,刘姥姥总结经验,再接再励,来了个二进大观园。这次表现更加伶俐乖巧,满载而归也就是顺理成章意料之中的了。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究竟收获几何?我没有计算过。我觉得这个并不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倒是这个刘姥姥的“为人处事”很值得“研究研究”。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刘姥姥这样的人并不鲜见,一些人正是因为具有刘姥姥一般的“本事”而一步步发达起来的。


谁怜一灯影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陪贾母逛了一趟大观园,可谓赚了今生最大一笔财富。我们先梳理一下。

一,凤姐儿房中半炕东西,一百零八两银子。

刘姥姥辞行,平儿给刘姥姥看贾家上下送她的东西,足足堆了半炕,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念一句佛。其实大多是日常吃用的东西,青纱一匹,月白纱一匹,两个茧绸(两匹),绸缎两匹这,这六匹纱绸起码有十两银子。至于吃的果子,园子里的干果并不值什么,不过日常买不到的稀罕吃食罢了,也不至于卖了。两斗御田粳米,虽也能值三五两银子,但应该不至于被卖掉。这半炕东西,算价值,应该可以有十五两左右,当然,这是本人猜测。

王熙凤送了刘姥姥八两银子。别小看这八两,王熙凤一个月月钱也才五两。王夫人更是送出了整整一百两银子。告诉她买田做生意,别投亲靠友了——言外之意,别来了。所以在王熙凤屋里这些东西,就有大约一百二十两左右的银子。这还不算赠送的旧衣服。

二,贾母房中鸳鸯代贾母的馈赠。

贾母房中看着没有多少东西,有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活络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还都有药方,这是乡下有钱也买不到的,当时药价很贵,最少也有五两银子。两个笔锭如意的荷包最少值二两。这些东西价值有七八两。但最值钱的是贾母的两套衣服。

贾母送刘姥姥的两套衣服,是年节下众人送的一服。小辈送长辈的衣服绝对不可能很便宜,贾母一个月的月钱是二十两,用现在的购买力来说差不多两万块,那也大概是两套名牌服装的价值(别买迪奥,GUCCI等)。所以贾母的两套衣服,起码每套价值十两才算不掉价。这两套最少二十两。贾母房中,刘姥姥收获小三十两。

三,贾宝玉送的妙玉成窑茶盅。

成窑的瓷器价格在明清就是巨贵的。妙玉手里都是古董,必然不可能是清朝仿品。这一只成窑的茶盅,绝对不比王夫人的一百两银子少。所以贾宝玉为何会张口要下来,实在是这个很值钱。

综上我们大致算一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最少收获二百五十两的东西,其实当初我们算过,刘姥姥救巧姐儿,最少也要二三百两的银子,所以加上一进荣国府给的二十多两,刘姥姥应该在贾家拿走了小三百两的银子。只有这样,刘姥姥才可能倾尽家财救了巧姐儿。这也是刘姥姥的伟大之处。毕竟这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一个道理。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君笺雅侃红楼


刘姥姥一共进了两次大观园,第一次是得了王熙凤给的“太太赏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根据刘姥姥的意思,二十两银子够她家生活一年了(吃螃蟹的时候)。

第二次,王夫人给了一百两。可以置几亩地的;凤姐给了八两银子;宝玉给的从妙玉那儿讨来的成窑杯(古董);凤姐给的青纱一匹,实地子月白纱一个,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点心,两斗御田粳米,园子里果子和各种干果子。

平儿送的是两件袄子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贾母给了两套衣服,面果子。还有一些药: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还有两个荷包,鸳鸯送的几件衣裳。

银两总共为128两,成窑杯是个古董,贾宝玉送给她的时候说可以拿它换钱,那最低也能值一百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万块)。其他的衣服和丝绸都是大户人家用的东西,药也是好药,再加上果子、米等等,怎么也够二十两银子了。

所有这些加起来,差不多是250两左右,下面我们再来对比一下《红楼梦》中的银两放到现在会有多少钱。

《红楼梦》中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也就不多说了,根据红学那么多的专家研究,大概相当于现代的800-1000元左右,为了便于计算,就算作是1000元,刘姥姥一家五口,一年需要20两银子(20000元)生活费,也是非常合理的。

刘姥姥两次去大观园,得到的250两,放到今天大概是25万左右,这样算起来贾府的人并不抠门,而刘姥姥其实才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物。毕竟25万放到今天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而刘姥姥去了两次大观园就能得到,足以见识出她的智慧。


魏青衣


刘姥姥逛完大观园(当然是第二次)贾府送的东西,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成窑杯。

银子、衣服、药材等等这些都是有数的,总共也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多点有限。

但那个成窑杯可就难讲了。2014年香港一个成化彩鸡缸杯卖了2.8亿。那个杯子是妙玉给贾母喝茶用的,从成化年到乾隆年间已经过了两百多年,可以说是用一个古董杯给贾母献茶。

妙玉的几件茶具都大有来头,按照她对贾宝玉的说法: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呢!贾府是何等人家?如果都没有,可想不是寻常之物。

周汝昌考证此杯价值万两,震惊朝野,可能有点夸张,但价值远超那些银子、衣服、药材概率还是挺高的。


wlzy2016


两位太太给了100两,一个成窑钟子,,面果子若干,两个笔锭如意的金锞子,一包药,一些衣服,青纱一匹,白纱,两个茧稠,两匹绸子,一盒点心,散碎银子8两,王熙凤20两,不知道都算上没有,加起来价值千八百两的价值是有的,正如刘姥姥说的:您老拔根汗毛比我的腰都粗啊!


悦读名著


关键是成窑杯,金枝玉叶当然也需要名贵器物才配得上,前朝御用之物,绝非一般人家所有。妙玉家传的宝物,等级森严的古代,一般官窑瓷器都是皇室独享,此处暗指皇家的人,才能有如此多的官窑。机缘巧合刘姥姥得到了,要赎回贾家大小姐,绝非变卖几亩田地能做到的。而这件成窑杯就是关键。


宇宙4791


有点意思,回答一个

刘姥姥两次进贾府

从贾府得到的



现金应该两次加起来有128两银子

布什青纱一匹,月白纱一匹,2匹绸子,2件茧绸,8件衣服,包头4块

粮食有御田梗米两斗

4种药

杂物包括荷包锞子6个,成窑杯一只,面店,干果子等

现在核算现金总值

明清时期,产地棉布一两银子30匹,高档丝绸类,可以到10两银子一匹,贾府送刘姥姥的应该在5两银子的水平。同时有个故事,一件好衣服7两银子的故事,这里送给她的衣服应该价值每身不少于一两银子,所谓包头就是方块布,两块应该也值5钱银子。所以布匹衣服值39两银子。

大米,明清时期一两银子一石粮,但是御田梗米应该二两银子,两斗米就值五钱银子

4种药,按照药无十倍不出门的中药销售理论,值4两银子。

杂物,六个锞子6两银子,杯子值得5钱银子,其他就是自己种植的东西不值钱了

总计,128,39,.0.5,4,6.5,

合计178两银子。

按照当时的购买能力,这个体量

刘姥姥说20两银子过一年,是作为他这个阶层的人家,家里有小丫头子的人家。

当时10两银子一亩地,对比当下,在一个乡镇里算富有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