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打仗不行?早年这一仗表现还不赖

上一篇,咱们说到直奉大战开打,吴佩孚因为火炮不如张作霖,加上背后被对方杀出一支援军,不得不放弃要地长辛店,形势不容乐观。不过,吴佩孚很走运,在这个关键时刻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机,足以改变整个战局。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吴佩孚

先卖个关子,一会再说,先来说说国际舆论。

从直奉开战的第一天开始,国外就纷纷站边,押宝哪边会赢。西方国家的媒体宣布直军胜利,日本媒体则宣布奉军获胜,各说各话。但事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东路直军败退到任丘、河间一带,西路直军在奉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也暂时放弃长辛店,退守涿州。与此同时,强大的奉军骑兵在京汉线一带的广阔区域里纵横驰骋,所向无敌,逼迫直军退到铁路线附近,正面防线摇摇欲坠。

西方国家支持吴佩孚,为了掩盖直军败退的真相,说吴佩孚在“诱敌深入”,还说直军不久就会大举反击,奉军肯定站不住脚。这本来纯属打气,不料几天以后居然成了事实。

1922年5月4日,直军再次向长辛店奉军发起攻击,但这次进攻让所有人都看不懂。原来,一向勇猛的吴佩孚完全变了一个人,不像上次那样拼死攻击,而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与奉军形成对峙,这可不是吴佩孚的指挥风格。

吴佩孚为什么这么打?

当晚,谜底就揭晓了。

这天夜里,吴佩孚突然调出几千精兵绕道西行,借助夜幕直插奉军后方的卢沟桥。更蹊跷的是,吴佩孚的一个亲信也在这支奇兵中,但很快又离开部队不见了,连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原来吴佩孚有令,不许过问这名亲信的行踪,一切要绝对保密。

第二天,绕道奉军背后的直军对卢沟桥发起猛攻。张作霖派出的援军司令梁朝栋毫无防范,仓促迎战,不料被一发炮弹击中,梁朝栋和另一名旅长当场阵亡,成为这场战争中奉军阵亡的第一名高级军官。

奉军失去指挥,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挡不住直军攻击,步步后撤。与此同时,长辛店方面的直军也开始发起猛攻,一举突破奉军第一道防线,直逼奉军西路指挥部。张景惠也是匆忙应战,仗着兵力雄厚,决定坚守正面,同时分兵一部和卢沟桥奉军一起,消灭在后方作乱的直军,再反抄正面吴佩孚的侧翼。凭借炮兵和骑兵优势,奉军理论上还是很有希望扳回这一局,甚至彻底击败吴佩孚。

张景惠

但这一切仅仅是张景惠一厢情愿,随着一个噩耗的传来,他的计划泡汤了。我们刚才卖的关子,现在可以揭晓了。

原来,奉军第16师师长邹芬率部阵前倒戈,投向直系,导致奉军防线门户大开,败局已定。之前,吴佩孚匆匆结束军事会议,就是去接待邹芬的使者,而跟着奇兵出发的那个亲信,正是带着吴佩孚的亲笔信去奉军第16师师部面见邹芬,商议倒戈具体事宜。这样一来,张景惠的所有布置都成了笑话,要想继续坚守长辛店,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也许有朋友要问,阵前倒戈的一般是出于劣势的一方,可奉军明明占据优势,邹芬为什么要倒戈投降直军,难道张作霖对他不好吗?

非也。

那是为何?

原来,第16师原为冯国璋的旧部,也就是直系的人马。该师中下级军官很多都是冯国璋的人,尽管被奉系收编,但还是心向直系,对直系“旧情未了”。张作霖把这支军队放在直奉大战的第一线,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失误。也许,大老张的如意算盘是用这支不是亲信的部队当炮灰,消耗直军的实力,可他没想到,这支军队阵前倒戈,给了自己致命一击。

张景惠怎么办?

坚守已经不可能,放下武器投降或许是保住性命的唯一办法。再说了,张景惠和吴佩孚私交很好,早年吴佩孚在东北当军事间谍时和张景惠就认识,关系不错,曾一起喝酒打猎。因为有这层关系,张景惠认为投降后吴佩孚不会杀他,而且会礼遇他。于是,张景惠派警卫去面见已经倒戈的第16师师长邹芬,表示可以命令部队不抵抗,撤出阵地回北京,请直军不要为难自己的兄弟,保全部下的性命,作为条件,他本人愿意留下来当俘虏,听候直军处理。

邹芬表示完全同意,并命令部队放开一个口子,允许奉军退回北京。没想到,这些奉军刚退到北京附近,就被追击过来的直军和原来驻北京附近的直军一起包围,连同驻北京的奉军一起,成了直军的俘虏。自愿留下的张景惠,也被直军客客气气送到北京,和他原来的部下一起,当了直军的阶下囚。至此,西路奉军主力彻底完蛋。

这下子,张作霖坐不住了。邹芬倒戈的消息传来,大老张就知道西线要完蛋。于是,他赶紧赶到东线,希望能力挽狂澜。

刚开始,东线的奉军打得非常好,尤其是两个年轻人指挥第3、8旅,在霸县附近屡屡重创来犯直军,多次打得兵力占优势的直军抱头鼠窜。这两个年轻人配合默契,一攻一守,相得益彰,其中一个叫张学良,一个叫郭松龄。

张学良

不过,当西线奉军崩溃的消息传来,他们也明白大势已去。因此,两人一方面劝阻张作霖不要再前行去收拢部队,一方面就地展开阻击。第3、8旅不愧是奉军精锐,尽管周边一群败兵,士气低落,但这两个旅激战几天,死死挡住了直军。而且,郭松龄兵法运用熟练,使用“在进攻中突然撤退,在撤退中突然杀回”的回马枪的战术,让直军完全摸不着头脑,不敢过分逼近。于是,张学良和郭松龄掩护东线奉军主力安全撤回天津。直军一路追击,攻克杨村和廊坊,结束了东线战事。

郭松龄

此役,奉军全线失败,但东线比西线强,因为有张学良和郭松龄,该路奉军主力得以保全。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败给了吴佩孚。奉军虽然失败,但主力还在,而直军也人困马乏,所以军事上的战争结束了,但善后会议那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同样精彩纷呈。我们下篇接着说。

1.张明金:《民国时期的战争》

2.张祥斌:《张作霖传 》

3.陶菊隐:《吴佩孚将军传》

4.张祥斌:《曹锟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