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金刚经》,您肯定没看过

一切文字,所有言辞,方便权宜,非佛法实相。若言不达意者,请具足辩才大德纠正。又言:“理愈辩越明。”故在此与彼说辩之。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阿难是这样见闻到的:在过去的一个时间段里,具足法相庄严,智慧圆满的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的一个名叫祗树给孤独的庄园里面。有一千二百五十的出家人追随着具足戒定慧修行的释迦牟尼佛

[原文]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在那时,恰好是化缘的时候,已经降服贪嗔痴慢疑五毒的释迦牟尼佛,穿上清净的法衣袈裟,捧着化缘用的法钵,以具足威仪的步伐前往舍卫国都城内化缘。到达城中之后,释迦牟尼佛顺着次序向每户人家化缘,化完缘后,释迦牟尼佛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法钵,然后洗一下脚,然后铺好座垫,就开始盘腿打坐。

您别看佛祖一天到晚简简单单地过,其实佛祖时刻把心安诸在四念处:

1.身中身念处[观身如虚空,无有身相,住平等法中]

2.观受观念处[观照诸受法内外中间俱无所得,悉皆空相]

3.心中心念处[如实观照内心,于名相中,不生色见,即心无所住]

4.法中法念处[观照一切法,若善不善等对立相皆是空幻]

本文由头条号/情感独角兽原创并独家发布。若此文对您有积极的意义请点赞、留言或转发。您若喜欢小编的相关文章,请按关注,新文章一经发布,系统会第一时间通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