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历代对这件碑刻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空和尚碑》全称为《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唐代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现在西安碑林。楷书24行,行48字。

徐浩(703~783), 中国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唐大兴善寺故

大德大辨正广

智三藏和尚碑

铭(并序)

银青光禄大夫

御史大夫上柱

国冯翊县开国

公严郢撰

银青光禄大夫

彭王传上柱国

会稽郡开国公

徐活书

和上讳不空,西

域人也。氏族不

闻于中夏故不

书,

玄宗烛知至道

特见高仰,讫

肃宗代宗

三朝皆为灌顶

国师,以玄言德

祥开佑至尊。

代宗初,以特进

大鸿胪褒表之,

公,皆牢让不允,

特赐法号曰大

广智三藏。大历

九年夏六月癸

未,灭度于京师

大兴善寺。

代宗为之废朝

三日赠司空,追

谥大辨正广智

三藏和尚。荼毗

之时诏遣中谒者,

斋祝父祖祭。

申如在之敬。

睿词深切,嘉荐令

芳,礼冠群伦,举

无与比。伊年九

诏以舍利起塔于

旧居寺院。和尚

性聪朗,博贯前

佛万法要指,缁

妙,天丽且弥,地

普而深。固非末

学所能详也。敢

佛前受瑜伽最

上乘义,后数百

岁传于龙猛菩

萨,龙猛又数百

岁传于龙智阿

阇梨,龙智传金

刚智阿阇梨,金

刚智东来传于

和尚。和尚又西

游天竺师子等

国诣龙智阿阇

梨,扬攉十八会

法,法化相承。自

毗卢遮那如来

迨于和尚凡六

叶矣,每斋戒留

中道迎善气,登

礼皆答,福应较

然,温树不言。莫

可记已,西域隘

巷,狂象奔突。以

慈眼视之,不旋

踵而象伏不起,

南海半渡,天吴

鼓骇,以定力对

之,未移晷而海

静无浪。其生也

母氏有毫光照

烛之瑞,其殁也

精舍有池水渴

涸之异。凡僧夏

五十,享年七十。

自成童至于晚

暮,常饰供具坐

道场,浴兰焚香,

入佛知见。五十

人绝远,乃

如是者。后学升堂诵

说,有法者非一,

而沙门惠朗受

次补之记。得传

灯之旨,继明佛

日,绍六为七,至

矣哉。于戏法子

永坏梁木,将记

本行,托余勒崇。

昔承微言,今见

几杖,光容眇漠,

坛宇清怆,纂书

照铭。小子何让。

铭曰:

上乘,真语密契,

六叶授受,传灯

相继。述者牒之,

烂然有弟,陆伏

狂象,水息天吴。

慈心制暴,慧力

降愚,寂然感通,

其可测乎。两楹

梦奠,双树变色,

司空宠终,辨

正旌德。天使

祖祭,宸衷凄

诏起宝塔,旧庭

之隅。下藏舍利,

上饰浮屠,迹殊

生灭,法离有无。

刻石为偈,传之

大都。

此碑为徐浩去世前一年七十九岁所书,结法老劲,圆熟端庄,少清逸之气。《唐书本传》云:“始浩父嶠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星池编》云:“唐之工书者多,求其三叶嗣名者,惟徐氏云。”包世臣《广艺舟双楫》谓:“会稽如战马,雄肆而解人意。但对他的字表示不满的人也有不少。如《吕总续书评》云:“徐浩真行书固多精熟,无有意趣。”李煜也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米芾甚至说:“《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研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所传书迹,除《不空和尚碑》外,还有《嵩阳观记颂德感应颂》。《朱巨川告身》等。

历代对这件碑刻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赵崡《石墨镌华》说:"今观《不空和尚碑》虽结法老劲,而微少清逸。"李后主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

《不空和尚碑》传世墨本以“闍”字未损者为明拓。此碑是为纪念印度高僧不空三藏的业绩而建立的,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