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手下人才最多诸侯——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江夏八骏之一。刘表为汉氏宗亲,刘表重用当地望族,迅速拥有了自己势力和地盘,占据荆襄九郡之地,兵精粮足,成为汉末诸侯之一。刘表手下人才济济,文学家、评论家、能臣、虎将应有尽有。

刘表

第一位 刘琦

刘琦为刘表长子,是刘表和前妻陈氏之子。后母蔡夫人想要废长立幼,刘琦求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献计让其请命往守江夏。刘表病危,刘琦前往荆州探望,被蔡瑁阻拦。刘表死后,刘琦逃往江南,不久后病逝。

第二位 刘琮

刘琮为刘表次子,是刘表和蔡夫人之子。刘表死后,刘琮被蔡瑁等人拥立为荆州之主。曹操引军攻襄阳时,刘琮率襄阳之众投降曹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刘琮不得已往青州上任,曹操为绝后患,派于禁在途中将刘琮和其母蔡夫人杀死。

第三位 蒯良

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蒯越之兄,刘表手下的主要谋士。孙坚伐刘表时,蒯良建议用黄祖为先驱,刘表引兵为援军,以拒孙坚。孙坚战胜黄祖时,蒯良建议刘表深沟高垒,以避其锋。孙坚围攻襄阳时,蒯良建议刘表往袁绍处求救,并用计杀死了孙坚。孙坚死后,蒯良建议刘表趁机攻取江东,刘表因不忍舍弃黄祖,而罢军。

第四位 蒯越

蒯越,字异度,南郡中庐人,蒯良之弟。孙坚携带玉玺回江东时,刘表命蒯良和蔡瑁领兵截击孙坚。吕公杀死孙坚后,蒯越引一军攻打江东军。刘备攻陈武得的卢马,刘表见此马骏健,十分喜爱,刘备便将马送与刘表,蒯越识得的卢妨主,便又让刘表将的卢还给刘备。曹操攻打襄阳时,蒯越主张投降曹操,被封为江陵太守、樊城候。

第五位 蔡瑁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州人,蔡夫人之弟。孙坚携带玉玺回江东时,刘表命蔡瑁和蒯越领兵截击孙坚,被黄盖杀败。孙坚伐刘表时,黄祖战败,蔡瑁自领兵与孙坚在岘山交战,大败而回。吕公杀死孙坚后,蔡瑁引一军攻打江东军。刘备投靠刘表时,蔡瑁极力反对,后来刘备酒后失言,蔡夫人以刘备有吞并荆州之意,便命蔡瑁引军冲入馆舍杀刘备。幸得伊籍告密,蔡瑁赶到馆舍时,刘备已经逃回新野,蔡瑁便在墙上提反诗诬陷刘备。蔡瑁想要提兵往新野抓刘备,遭到刘表阻拦。蔡瑁便和蔡夫人商议在襄阳丰收大会上谋害刘备,又得伊籍高密,刘备中途离席而走,蔡瑁引军追赶,后来刘备马跃檀溪才得逃生。刘表死后,蔡瑁拥立刘琮为荆州之主。曹操引军攻打襄阳时,蔡瑁劝刘琮归降曹操,被封为镇南候、水军大都督。赤壁之战时,蔡瑁奉命训练水军,因曹操误听蒋干之言,蔡瑁被斩首。

第六位 黄祖

黄祖为江夏太守。孙坚伐刘表时,黄祖为前部迎战孙坚,被孙坚打败,吕公杀死孙坚后,黄祖引一军攻打江东军,被黄盖生擒,刘表后被刘表用孙坚尸体换回。曹操派弥衡招降刘表时,刘表命弥衡往见黄祖,因弥衡取笑黄祖,被黄祖杀死。孙权起兵为父报仇,黄祖被甘宁一箭射死。

第七位 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刘备携民渡江到荆州城下,蔡瑁等拒绝刘备进城,魏延杀死守门将士,请刘备入城。文聘和魏延交战,不分胜负。刘琮投降曹操后,文聘不往见曹操,曹操召见,文聘言为作为臣子不能为主公保全土地,心中十分惭愧,没有脸面来见。曹操大赞忠臣,封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文聘跟随曹操后,多有战功,成为曹魏一代名将。

第八位 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甘宁原为江上抢劫财物的贼寇,人称锦帆贼。后来痛改前非,弃恶从善,引人马来投靠刘表。因见刘表难成大事,便想要往投东吴。路过夏口时,被黄祖收留,黄祖因甘宁前为劫江贼,不肯重用。孙权为父报仇时,甘宁投靠东吴,并一箭射死黄祖。投靠孙权后南征北战,成为江表之虎臣。

第九位 韩嵩

韩嵩在刘表手下任从事。曹操派弥衡还招降刘表时,刘表命韩嵩往许都探听消息。曹操加韩嵩为零陵太守,命韩嵩回荆州劝说刘表归降。韩嵩回荆州称赞朝廷盛德,劝刘表归降,刘表大怒,欲斩韩嵩,被蒯良劝赦

第十位 张允

曹操领兵攻打襄阳时,张允投降曹操,被封为助顺候、水军副都督。赤壁之战时,张允和蔡瑁奉命训练水军,因曹操误听蒋干之言,蔡瑁被斩首。

第十一位 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刘表宾客。王粲具有过目不忘之能,深受蔡邕喜爱。曹操攻打襄阳时,极力劝阻刘琮投降。

第十二位 傅巽

傅巽,字公悌,汉末著名评论家。曹操攻打襄阳时,主张刘琮投降曹操。

第十三位 吕公

吕公为刘表手下健将,孙坚围攻襄阳时,吕公请命往袁绍处求救,听从蒯良之计,使孙坚死于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