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族之魂”,连八国联军都敬畏他!你确定不来了解一下?

清末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历史时期,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逐渐从历史舞台中心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百姓疼恨清政府的无能,因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陷他们于水火之中。同时,百姓又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上,因为有像林则徐、曾国藩、邓世昌这类临危受命而救国救民的能人志士,对他们的英雄事迹,大家早已如数家珍。然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位并不广为人知的“清末民族之魂”,他就是有勇有谋的聂士成。

”清末民族之魂“聂士成

说起聂士成就要说说他的家庭环境,他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在其未满十岁时就得病去世了。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不幸,他母亲从小就开始教他读书习武(据说其母在七十岁时仍能习武)、耕田劳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聂士成最终通过科举,以文人的身份进入朝中做官。但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一味妥协,再加上满腔的救国热血,年满二十六的聂士成决定弃笔从戎,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少年聂士成

从军后因聂士成能文能武,具有高超的指挥才华,很快就被清政府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山西太原镇总兵。光绪九年中法之间发动战争,聂士成率部队驻守台湾,英军在进攻安南无果后利用军舰的掩护想要攻克台湾。聂士成深知英军枪炮的厉害,正面应对恐怕会全军覆没,于是他利用地形优势诱敌深入,等英军放下戒备全部上岸后,聂士成下令发起攻击,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妨,很快英军就被击退了,聂士成也成功的保住了台湾。由于在中英战争中出色的表现,聂士成被认作是清军的急先锋,专克难关。

聂士成率部保住台湾

很快朝鲜内战爆发,日军以平定朝鲜为由并企图霸占出兵朝鲜。朝鲜求助于清朝,慈禧太后当即派聂士成往朝鲜与日军交战,在连续半个月击退日军进攻后,聂士成所在的军队已经弹尽粮绝了。这时主帅叶志超却因惧怕日军的炮火而迟迟不肯支援,无奈之下聂士成只得下令撤退,并在撤退过程中击毙日军中将富刚三造,为清朝在国际战场赢得一分薄面。

聂士成率部取得摩天岭保卫战胜利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对天津进行猛攻。守将聂士成以三面防守的阵势抵御外敌,无奈兵力有限、枪炮破旧再加上日军骑兵的冲击,清军的防线最终被割破。身中数枪的聂士成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一劫,而深感清政府气数已尽,于是下令全体官兵拼死一战,不久便率部英勇献身,守城官兵全军覆没,天津沦陷。在攻克天津后,八国联军出于对聂士成的敬佩将他的尸体送还给了清政府,并要求对其进行厚葬,连八国联军都如此敬畏他,正可谓是”清末民族之魂“,值得历史铭记。

西方画家笔下爱的聂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