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东北

前几年,电视剧《闯关东》着实火了一把,电视剧中讲述了清代末期山东大旱,山东人朱开山为求生计带领一家人闯关东的故事。通过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知道,清末因为山东经常闹灾荒,百姓生活困顿,不得已都去闯关东了,但他们为什么不去江南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清末,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东北

19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华大地仍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为了应对沙俄对我国的蚕食,朝廷撤消了在东北推行了近两百年的封禁政策,鼓励关内百姓前往东北开垦荒地。电视中李幼斌饰演的朱开山正是这群早期开拓者中的一员。当时山东作为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省份,本来就人多地少,加之遇上灾荒,那只能出去逃难了。

清末,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东北

再来看看当时江南的情况。江南在当时虽然富庶,号称“鱼米之乡”但也同样是人多地少,江南并不是平原一块,丘陵起伏、水网密集,本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耕种的土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明末清初时,江南一带就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说没地种了。

另一方面,对于逃难的流民,自然是不会受欢迎的,在当时即使没有国家的禁令,江南的州府也绝不能轻易让大批流民迁入的,特别是闯关东那个时期,正是全国各地频发灾荒的时期,江南当地居民对于流民的恐慌和地方州府的控制更不可能松下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清末江南农民的生活也是很悲苦的,经常遇到水灾不说,赋税也很高,从明朝以来,江南地区的粮食税就比华北重。

清末,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东北

综合以上情况,山东人闯关东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了,毕竟东北当时地广大人稀,有的是土地,而且非常肥沃,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讲,有了土地就是有了机会。当时大多数闯关东的人不是去了我们现在说的北大荒一带,而是很多留了在沈阳附近。

清末,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江南,而偏偏要去东北

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当年山东大量人口的迁徙,才使得东北这块土地变得富饶起来,从当年的无数荒地,变成了一片片肥沃的良田。山东人对于东北,也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另外闯关东还缓解了边境的危机,开发边疆,促时了民族融合,这是很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