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亭

我的故乡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歙、黟、绩、婺、休、祁)之域。这一带多古亭,各式各样的路亭、茶亭、桥亭、水口亭遍布山道野陌,千姿百态,苍古斑驳,静静的铺展在山野之间。

婺源同休宁交界的浙岭头,有座建于五代的“同春亭”,一位方姓老妪曾在此常年烧水供茶,让过往商贾、肩客、旅人、士子解渴消乏,驻足歇憩。后人感其乐善好施的美德,千百年来,由此传统,遍布徽州村道山川的茶亭义施茶水,许多都打着“方婆遗风”的旗幌流传至今。明代文人许仕叔有诗赞曰:“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故乡的亭,多建在半山中,溪水边,野陌间。除了供人饮水歇脚、避风躲雨的茶亭和路亭,还有种供人依栏远眺、聘目抒怀的观景亭。亭上壁,亭下渊,四面苍翠,一溪碧流。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来到亭中,心情不知不觉便会融入唐诗宋词的意境里去了。山崖嶺上,水口桥边,有亭翼然。这种亭,它有柱无墙,有楹无门,有檐无窗,无遮无碍,檐下楹间展眼望去,就是一幅幅不同的水墨山水画。同一景物,因亭的方位不同,时辰不同,季节不同,气象万千:有“半竿斜阳,一抹晚烟”;有“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有“牛畔茶苗新雨后,村村斜日起炊烟”……多少年就这样默默地送走了远古的夕阳,迎来了今朝的月色,看到彩霞满川的绚烂金黄,听到幽谷盈耳的汩汩泉声,感受古朴厚重的徽风遗韵,这是任何画面都无法兼容的天然,只有故乡的亭,才是山水的知音。

据史料记载,汉代以前中国就有了亭, “竖子”皇帝刘邦就是亭长。那时的亭很实用,是乡村议事的公共场所,十里五里修筑的长亭短亭,是政府的驿站旅店,自然是有墙有窗的简易屋。后来,它的实用功能渐渐消失,除去部分仍在提供渴饮歇脚的茶亭路亭外,文人们推倒它的墙,仅剩檐、椽,还有楹、栏,轻轻地移去山水间,于是,它成了文人墨客、贩夫 商旅洒泪挥别的送客亭,成了徽州人一肩行囊走天下的寄思亭。

故乡的亭,像是一个樵夫,隐身于山水之间,往往立于山嶺或峰腰,青石小径盘山而上,缘尽于一亭。羁旅思归的游子,风尘仆仆孤身孑立,楹下晓风残月,深秋落叶满川,“山路寂,茶亭凉,一壶浊酒人千里”,此境此情,真是满目淒楚,一脸沧桑。

多年行走异乡,故乡成为行囊中的牵挂,清晰但很遥远。“身处他乡即故乡”,但毕竟无法取代烙进生命深处的记忆。

故乡,还是一个让人想起就容易感伤流泪的柔软字眼。

作者/吴津生(上海)


吴津生,字乐安,号翥山樵客,别署秉烛斋。籍贯徽州婺源,定居上海。幼承庭训,琴棋诗书画印皆有涉猎。在沪有幸拜在印坛耆宿王福庵第三代传人、西泠印社中人李文骏先生门下,方登堂入室,深铭教益。有《秉烛斋印影录》(五卷)成册出版。《岁月留痕》散文集在整理中,诗歌、杂文散见一些报刊文摘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