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还在拿“粗心”当做没考好的借口么?

长久以来,我们现行的 教育制度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考试也成为了学生生涯里必不可少的内容。考试的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要走的路。今天我们来聊聊考试那点事儿。

从小到大,每年度都有着学习测评,成绩决定我们的名词,决定我们选择的高校。不管大小考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这道题我会做,粗心算错了!”似乎这样说给了自己极大的安慰,殊不知这背后的隐患有多大!

“粗心”是原因么?

不是的,“粗心”这是一种自我的安慰,并不能当做一个借口,粗心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考试结果,我们需要的弥补措施,而不是理由。

谁都会粗心,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追究的是更深层的原因。

1.既然自己会做,为什么会错?——是自己想错了?还是算错了?

2.既然以前做过,为什么这次错了?——题目数据改了?做完没有检查?

3.是真的会做,还是自以为会做?

这些问题是否考虑过?

总结1:熟练度。要知道,做对过一次和做对过十次的记忆程度是不一样的。

总结2:审题。审题很重要,是否与印象中的不一样。

总结3:检查。做完题,先检查,重新计算数据验证。

总结4:不要做行动的矮子。不是所有你见过的题型都会做。不会做题没关系,好好学习就可以掌握。

粗心说到底是一种坏的学习习惯,当你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粗心”就不会再成为你考试没考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