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他画的墨竹比我好,不在郑板桥之下!

白石大师在其所画之墨竹上题词:“吾亦画几六十年,未能似郑正先生之秀雅,先生年才二十,再用功。追到板桥易也。”



郑正先生 1925年出生于安徽萧县刘套村。1938年小学毕业。1945年考入徐州师范美术科。1948年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学工 作,1983年离休。他自幼跟舅父萧龙士先生学画,深得家传。



1949年春,曾随舅父去北平学艺,先后拜见齐白石、李苦禅、李可染、许麟庐诸画师,以所绘 之墨竹、兰向名师求教。当时,白石大师在其所画之墨竹上题词:“吾亦画几六十年,未能似郑正先生之秀雅,先生年才二十,再用功。追到板桥易也。”苦禅画师 亦在其所画之墨兰上题词:“写兰是老年人作或有不工者,郑正老郊写之自是老练.从此努力,当不亚于板桥。”此次在北平学艺期间,深得诸画师的教诲、勉励, 作画意境为之大开。七十年代,郑老又南下宁沪拜见林散之、王个簃、朱屺瞻等海派画家,学习花鸟画创作而一举扬名。




中国画的魅力在于笔墨技法的运用,笔墨是中国画关于状物和传情达意的艺术技巧,笔,是指运用毛笔以勾、勒、皴、点等不同技巧,表现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墨,是指运用墨的浓淡、疾缓、干湿等,以烘、染、泼、积、破等方法,使之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在宣纸上呈现出动人的效果。




郑正先生的一幅墨竹被当代草圣林散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健婀娜,有板桥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