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北宋大词人 柳永,为何成了妓院供奉的行业神?

北宋前期,宋词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面目很是下等低档,被以唐诗继承者自居的正统文入,视为不入流的通俗文学。柳永当举人时,喜欢和教坊乐工、歌姬等民间音乐工作者厮混。

当时的词坛大哥晏殊、欧阳修并未把笔触伸向新兴的充满生气的都市生活,柳词却满足了当时广大市民们唱歌的需要。

柳永

据说苏轼就很看不起柳永,但当读到 《 八声甘州 》 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句子时,也不由发出了“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的赞叹。

说到风流才子,相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乏其人,李白、杜牧、苏轼都是盛名一时的风流才子,但说到首屈一指最纯粹的风流才子却非柳永莫属,可以说以上这些史上很牛的风流才子都难望其项背,因为柳永本身就是一个常宿怡红院偎红倚翡“奉旨填词”者,独一无二的“白衣卿相”,潇洒不羁的花花公子,他从三十岁左右因为科举不顺而沦为青楼头牌“自由撰稿人”,居然也能让这些充满风尘意味的艳词字字珠矶,而且这一作家体验生活就持续了 17 年,妙词无数,让人癫狂。

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够猛了,小柳是当时词界翘楚,受众程度高,居然还能上达天听了,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明摆着是发泄对考试和政治的不满,还流露出了口是心非的“不恋浮名”的心思(想起了因“不才明主弃”被唐玄宗雪藏的孟浩然),这事被捅到了皇帝那里,这样的公开不敬当然是惹恼了皇帝,三年之后终于让憋了一肚子气的仁宗皇帝有了收抬这个口不择言狂傲不羁不会做人的酸文人。

自此绝了功名路,风流成性的他又不想学孟浩然作隐士状,当宅男那多没趣啊,闷都闷死了,于是柳永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漫风流的古代最有型柳大叔从此出入花丛,放旷不检,为青楼歌馆歌妓专心写词章,不料也歪打正着,不仅以填词捧红了很多北宋歌女,还从歌女那里赚足了生活费,一举两得,还成了北宋婉约派长词的开山鼻祖之一,和武圣关云长、戏圣李隆基一样成了令人顶礼膜拜的祖师爷,妓院里供奉的行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