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古文中的一个名篇《陋室铭》,每每回忆起来,都还能背诵全篇,写下它的就是刘禹锡。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位恬淡惬意、悠然自得的山水田园文人形象。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历来真正能够寄情山水的除了陶渊明还有第二个?大多是官场不得意,以山水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刘禹锡就是这样,与其说是山水田园诗人倒不如说是壮志未酬的改革家,境遇悲惨的政治家。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刘禹锡,出生于东都洛阳,家境良好,据他的自传中说还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本人不怎么出名,可是他的后代真多,刘备刘玄德不也是号称中山靖王之后?

史书记载,刘禹锡自幼好学,21岁就高中进士。这是什么概念,另一位唐诗大家孟郊,在47岁考中的时候,还情不自禁的吟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几番升迁,刘禹锡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也算是进入了权利中枢。这时候刘禹锡,柳宗元,王叔文,王伾组成了“二王刘柳”政治集团,主导了不太著名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历来每次改革都是利益蛋糕的重新分配,肯定会有新旧势力的碰撞。而他们这个改革集团力量太弱小,很自然的就被旧势力给摁在地上摩擦了。连同刘禹锡在内的十个改革派核心成员,两个死亡,八个被贬为偏远地区的司马(地区公安局长),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整个改革持续了100多天,跟戊戌变法有的一拼。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这一贬就是十年,史书上说“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地方偏僻也就算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熬到了皇帝召唤他回去的那天。回到京城,刘大官人挺高兴,就去著名景点玄都观游玩,玩着玩着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虽然写的是桃花,可骨子里的意思却是说,你们这些看花的人,不过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而当今的这些得意官僚也是就“千树桃花”,不过是老子被排挤之后十年来靠着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这一下子把当朝官员全都得罪了,您老十年还没老实,接着回去吧,这是第一次命犯桃花。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这次刘禹锡被贬到了合州当通判。合州知县是一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是被贬来的,便故意刁难,给他安排了一个城南面江而居的三间小房子,可刘禹锡是见过大世面的,并没有跟他计较,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和州知县就是这样。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他就又把刘禹锡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又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这就太欺负人。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这就有了千古流传的佳作。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又过了几年,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在外流落二十三年,正像他自己所写的那样“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弃置身”。回来后的刘禹锡又一次来到了故地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意思很明显,你们这些投机取巧的小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结果也很明显,刘禹锡又开始了贬官之路。又一次“命犯桃花”。这一次他彻底放飞自我,游山玩水,填诗作赋,交友唱和,早将名利置之度外。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两次命犯桃花,才华横溢,却颠沛流离二十三年

晚年刘禹锡写下了自己绝笔自传《子刘子自传》,最后一次为自己曾经为之奋斗过的事业,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镇臂高呼。有些事业需要用一生来坚守的,有些固执需要终身秉持。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