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沉默的杀手”

曾经有位患者,问我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病治疗到什么时候可以完全脱离透析治疗?”

追问病史:患者从来没有体检的意识,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后仍然不关注自身健康问题,2016年11月底因为视力模糊、双手无力、胃口差到医院看病,当时查血肌酐977ummol/l,血色素51g/l,尿常规:蛋白尿++,B超双肾皮质薄,双肾缩小,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

患者获得结果后真是晴天霹雳,昂贵的医疗费用让他难以承受,几个月到处就医询问,得到的答案仍是需要透析才能延缓生命。

面对这位患者,我久久说不出话来,他的情况需要终生与透析相伴。透析的费用、透析相关的并发症等等让他及家人生活、工作都受到很大影响。

我想如果他每年体检,是否能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会不会没有今天的结局?

我们知道,慢性肾脏病是“沉默的杀手”,待出现症状就医时患者可能已经进入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需要透析维持生命,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让一个家庭可能“因病返贫”。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30年多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0.8%,意味着每10个人就有一个人有慢性肾脏病,其结果令人震惊,此外,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只有做到早期筛查防治,才能大幅度降低慢性肾病的患病率。

对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才可能显著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小透析治疗人群的规模,并为家庭、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费用。

因此,关注肾脏健康,早期发现肾脏疾病,不断地向民众传播肾病科普知识,是我们医者的责任。

作为医者我们呼吁:健康人群每年应该接受常规健康体检一次,同时加上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下更应该定期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泌尿系B超检查。

1、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风湿疾病;

2、有症状人群:腰酸腰痛、水肿、头痛、视力模糊、乏力、恶心、呕吐等;

3、长期服止痛药物、长期服成分不清的保健品人群;

4、慢性炎症的人群: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肝炎、慢性尿路感染等。

在检查项目中,如果“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泌尿系B超检查”这几项指标中任何一项有异常,就应及时到肾脏专科就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定期随访、病情评估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