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区别?



最近经常有病人拿着一张CT或者磁共振来问:小朱医生,你看看我这个报告单上怎么写着椎间盘有“突出”,“膨出”,到底这个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查查病人,没有腰痛,没有腿痛,腰椎就感觉有点累,腰椎活动前屈后伸左右屈曲没有任何问题,这个时候就告诉他,这个不用担心,这个是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这时候病人就晕了,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下这两者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一字之差,但是概念却千差万别,"症"代表着症状,也就是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相关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出现小腿以下的放射痛,也就是疼痛一条线放射到小腿以下,出现麻木感觉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就说明了有可能出现了腰椎间盘压迫到了神经根,出现了神经的症状,还有一种情况,当出现了肛门周围的麻木,大小便障碍,这时说明有可能突出过大压迫到了后方的马尾神经,这是需要紧急手术的。只有出现这些症状,才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才需要进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据流行病学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有大约50%存在腰椎间盘突出,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远远没有那么多,所以不用过度担心。

这时又有人可能会问:那我的腰椎间盘突出会不会进一步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小朱医生的回答是: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往往是腰椎间盘四周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为什么会出现受力不均匀,往往因为我们现在长期处于“皮皮虾”的姿势



“皮皮虾”姿势会使得我们腰椎的前凸曲线丧失,从而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突出,而突出进一步加重,或者经受了外伤,比如扭腰之后,会导致突出进一步加重,就有可能压迫神经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恢复腰椎的曲度,让腰椎间盘回到均匀受力的状态,才是最好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办法,下面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

动静结合的方法来让腰椎恢复自然状态。

静:在坐在椅子上时,拿一个毛巾卷成一个毛巾卷,垫到腰椎后面,让腰椎形成一个向前的曲度。



动:久坐后身体站直,尽量多的向后伸展腰椎,让腰椎形成一种极度后伸的状态,这时能够最大的恢复腰椎曲度。



简单又实用,愿大家都有一个漂亮又健康的小蛮腰。

我是小朱医生,一个只教干货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