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有这2个“误区”,父母们应该尽早知道

小的时候,读过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则童话——《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描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明明没有穿衣服,却自欺欺人,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最后却被一个童言无忌的小孩子戳穿了谎言,继而深刻地揭露了皇帝的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谎言”或者“误区”,只是很多人喜欢装睡,对谎言视而不见,还在自欺欺人罢了。比如说,关于孩子教育,有这么2个“误区”,父母们应该早知道。人生,越早戳破这两个“谎言”,越早受益无穷。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古代社会几千年都没有“起跑线”这种说法,但我们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加大,逐渐萌发了“分秒必争”的观念。于是,聪明的商家抓住家长爱护孩子的心理,大肆鼓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后却是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成为了众多父母的共识。为此,父母们乐此不疲地为孩子“上早教”、“报兴趣班”、“请家教”、“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商家们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收取高额的服务费,也算是合情合理。但大家都习惯和认同的事情就是对的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来如此,便对吗?”

其实,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大谎言!因为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靠的是智慧和毅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爆发力。正如演员黄磊在节目中所说:“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如果您稍微有点跑步经验,都会知道:跑步的开始要慢跑,中间从匀速到加速,最后才是冲刺。但凡那些刚开始就发力过猛的人,一般都是“小毛驴拉车,没有长劲”,最终的名次也不会很理想。正如曾国藩所强调:“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为孩子成长与发展设置起跑线,实则是自欺欺人。弹钢琴是起跑线,学羽毛球也是起跑线,学围棋也是起跑线,上英语培训也是起跑线,如此多的起跑线,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呢?更何况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过多时间花在课外培训上面,必然有损于课内知识的巩固与扎实。

再者,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才是最靠谱的出路;可一旦高考成绩不理想,再多的兴趣爱好也会黯然无光。正如白岩松所说:“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作为大多数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不拼考试,你要跟人家拼素质和见识,你的底气在哪里?”

华人作家刘墉也说过:“自己最不喜欢的一句话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给出的理由是:“科学研究现代人能活130岁,难道小时候那几年就能决定今后一百多年吗?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离开学校五年,你在学校学的东西就落伍了。没有输在起跑点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上。”

传奇奶奶姜淑梅,60岁开始学识字,75岁开始写字,76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甚至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推荐,并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共计出版过7万多册。2013-2016年,4年间先后出版了4本书,目前第5本书正在校稿中。

看完姜淑梅奶奶的励志故事,您还会相信人生是由起跑线决定的吗?

要是论人生起点,古代的帝王将相(如刘邦、刘秀、刘邦、朱元璋等等),现代的著名企业家(如刘强东、俞敏洪、马云等等),他们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起点很低,出生也一般,但是通过后来的不懈努力加机遇,他们都实现了人生逆袭,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种人。

所以说,请不要相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活到老学到老,眼光放长远点,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该来的都会来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2、读书无用论;

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论调:“大学生的毕业工资才几千元,又不好找工作,还不如那些在工地上日薪几百的农民工”。因此,那些低层级、目光短浅的父母们,开始相信“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宁愿让孩子早早工作赚钱,也不想长线投资孩子的教育事业。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与埃斯特·迪弗洛,在2013年写了一本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他们两人连续15年对全球贫困问题做出了精妙的研究,并探求我们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真正原因。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说道:穷人之所以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父母缺乏长远的子女教育投资思维。为什么有些父母不愿意孩子好好读书呢?因为很多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而知识改变命运是一项长期投资,这让很多家长看不到即时的投资价值。

但是,这种父母只看到了眼前,却忽略了未来的发展:大学生虽然刚开始工资不高,但是有发展潜力,一旦厚积薄发,经验和技能储备够了,工资会快速增长,甚至是翻倍。而农民工挣钱很辛苦,吃的是青春饭,后续成长的潜力很有限,也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候,你不去吃读书的苦,老了就要吃生活的苦。经常在网上看看农民工朋友在后悔:悔不该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所以现在对于生活的选择权利很有限!读书不一定可以给你带来财富,但是可以增加你选择未来生活的权利。

当我们看见企业高薪招牌博士生的告示:“年薪80万,安家费数万,科研费几十万”,你还会相信“读书无用论”吗?人生是苦难守恒的,上半辈子你吃了读书的苦,下半辈子才能享受生活的福。

读书学习,除了让你有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还有其他作用吗?

有!那就是让你的软实力改造升级!

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为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里。”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这一点很好理解;但为什么又说读书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呢?

企业家李嘉诚的解释是:“知识不决定你财富的增加,但你的机会更加多了,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读书论》中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一番话更是将读书的重要性总结得非常全面!

综上所述,看完这么多读书的好处,您还会相信“读书无用论”吗?因此,人生,越早戳破这个“谎言”——读书无用论,你会越早受益无穷!

结语: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更不要自欺欺人,以上两个关于教育孩子的误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无用论,父母们应该早知道!朋友们,您觉得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