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到底是罗贯中写的还是诸葛亮写的?

观易通


《后出师表》的真伪一直有争议,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学家袁枚较早提出质疑,认为《出师表》是出师前的表文,按理应当表达必胜的决心,以坚定主上的信心,鼓舞士气,《前出师表》就是这样的。而《后出师表》尽说些丧气话,对取胜根本就没做指望,傻瓜都不会这么写,何况是诸葛亮呢。后来的傅斯年等人也赞成这个观点。此外,陈寿的《三国志》收录了《前出师表》全文,却对《后出师表》只字未提,他编的《诸葛氏集》中也没有收《后出师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疑点。




其实,袁枚的质疑并没有完全讲到点子上,《出师表》并不是战斗檄文,不是给将士们看的,而是给后主刘禅的上书,因此并不需要慷慨激昂,富于鼓动性。这是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准备第二次出兵北伐,而朝廷内部很多人疑虑重重,后主也动摇不定的情况下写的,文中主要陈述必须出兵的六条理由,以说服后主,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倒也合情合理。

问题在于,第一,前后《出师表》反差太大,令人难以理解。

《前出师表》对北伐占领中原信心满满,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后出师表》则对出兵明显底气不足,文章最后说:“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只说尽力而为,至于取胜则毫无把握,先就为失败找好退路,回避失败的责任问题,这与《前出师表》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谈到自己为北伐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北伐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一次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损失并不大,元气未伤,而且时隔一年,应该有所恢复,而《后出师表》却说蜀国的情况是“民穷兵疲”,似乎不合情理。




第二,《后出师表》还有一些话明显违背常识,很难想象是出自诸葛亮的手笔。

文章开头说:“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对他的评价是:“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就是他的管理才能优于军事才能,这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那个“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是小说的加工,因此他说自己“才弱”,并不完全是谦虚之辞。从蜀魏的国力对比来看,曹魏占有青州、冀州等九个州,而蜀汉只有益州一地;曹魏人口443万,蜀汉人口94万,“敌强”也是明摆着的事实。按理说,弱小的蜀汉只能凭险固守,而文中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不北伐是等死,北伐是找死,与其等死,不如找死,至少从逻辑上说,这样说是没道理的。



文中还有一句:“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既然“民穷兵疲”,还要兴师动众,就很勉强,而理由是“住与行劳费正等”,驻军和主动出击的消耗是一样的,这话绝对违背常识。哪怕将“住”理解为坐等敌人进攻,以逸待劳与劳师袭远二者的耗费和风险也相差甚远,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后出师表》为伪作的可能性很大。但说是罗贯中所作,则缺少基本的历史知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的《后出师表》全文来源于《汉晋春秋》,而《汉晋春秋》又是引自三国时吴国大鸿胪张俨的《默记》,张俨死于266年,而罗贯中到1330年才出生,比张俨晚了一千多年,这也太穿越了吧。


二月杨花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不论多少人认为三国演义当中对其形象的美化过于夸大其词,其作为著名而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的多重身份都是不可撼动的地位,的确,诸葛亮不仅擅长治理国家,在军事方面有着深谋远虑,是一位军事奇才,更是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历史名篇出师表,不过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当中却只收录了前出师表,没有收录后出师表,因此后出师表的作者是何许,人一直都是人们所争论的。


其一,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伐魏宣言”只有一篇,就是早期那篇,后面就没了,所以后人认为这有可能是伪造的。再则在《后出师表》里面出现的好些将领几乎是没人知晓的,也不曾在其他的地方出现过。

其二,当时刘备死后,虽然后主刘婵继位,但是由于后主的软弱和无能,实际上大权都是在诸葛亮这个宰相的手中,没有人会怀疑诸葛亮北伐的决策。但是时隔多年以后诸葛亮已死,他侄子拿出这么一篇高大上的文章,这目的就很值得怀疑了。

其三,文章的风格迥异不同,在早期的那个“伐魏宣言”里,诸葛亮斗志昂扬,信心满满,自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归来兴复汉室,但是在“新伐魏宣言”里,诸葛亮忧心忡忡,充满担忧。丝毫没有一点的斗志,前途一片“黑暗”啊,仿佛出征北伐实属无奈之举。曾经那个雄心勃勃、敢作敢当,有责任感的大军事家,仅仅是隔了一年的时间就变得意志消沉,逃避责任了吗?这显然不符合诸葛亮的品性。

其实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也不是罗贯中写的,而是由南朝的一个名为裴松的后人后来加入的,而裴松更是指出,他是在汉晋春秋当中找出后篇的,而并非诸葛选集,这一批注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对于真实作者争论的一大证据之一,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认为出师表的前后两篇风格迥异,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写的,在文风上前篇中满是悲壮,但是在后天之中衰飒却占大多,而在行文上,前篇虽然饱含着无尽的情感,但是却言简意赅,后边相比之下却多了很多繁重的用词!


不过专家指出,在后出师表当中,其所表达的鞠躬尽瘁的精神是与前篇所相呼应的,如果非诸葛亮所作,是不可能将此情感表达得如此贴切的。再加上张衍和诸葛亮是同时期的人,所以将文章收入默记之中也是情理当中的事了。不仅如此,这篇后片更是揭露了我们一直认为的错误观点,在三国志当中记录赵子龙死于建安七年,而事实上根据诸葛亮本人在后边中记载,赵子龙其实是死于建安六年的。



芷若幽兰诗词666


《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写的目前还有争议,但是肯定不是罗贯中写的,因为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里就引用了,这个时候根本没罗贯中呢。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悉,毕竟课文上都有,相对来说《后出师表》的名气会稍微小一些。关于《后出师表》是否是诸葛亮本人所写,历史上一直很有争议:

首先,《后出师表》并没有被《三国志》所收录,陈寿写的《三国志》里诸葛亮单独成传,是极少数单独列传的臣子,而且他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诸葛亮,包括《出师表》都完整的摘录了。从这些方面来说,陈寿对诸葛亮是很推崇的,如果《后出师表》真的是诸葛亮所写,陈寿没理由不摘录。

其次,《后出师表》里写了太多的负面因素,和《出师表》里那种锐气截然相反,给人以文风完全不相称的感觉。而且《后出师表》也是给刘禅看的,诸葛亮即使对蜀汉的前途有忧虑,不应该这么直接打击自己人的信心。

第三,在《后出师表》里提到的人物除了赵云外,其他阳群、马玉等人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过。

当然,也有人认为《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者之间都体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从这点来说也可能是诸葛亮所写。

但是不管《后出师表》是否诸葛亮所著,早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就已经把《后出师表》收录其中。裴松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死的时候不过公元451年,而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大约出生在公元1330年,此时裴松之死了都快900年了。

所以《后出师表》肯定不可能是罗贯中写的,至于真实作者是谁,还有待更多的史料发现来证实。


不沉的经远


罗贯中写的。第一其他文学作品没有听说过《后出师表》。二孔明是罗贯中的粉丝,而且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他很有可能借孔明之口来表明自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