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今年六年级,期中考试语文99,数学100,英语99,这个水平还需要提高吗?

然60993633


语文99,数学100,英语99。

不折不扣的优等生了,将这个成绩保持到高考之前,清华北大任君选。

只是,但凡三本以上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都很不错,在小学升初中时,成绩都很可观,水平真正拉开,是在初二和初三,有的课不再能听懂,不太能跟上,到了中考时,这样的差距,就会决定高中的学校选择。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在小学和初中,分数依赖的,是听话和勤奋好学,但主要还是听话,按时完成作业,跟上老师的节奏,这就能保证学习成绩过的去。真正到了拉开档次的时间,会是在初二,尤其是在生物、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开课之后,才会对个人的智商形成真正的挑战,很多在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在此课渐渐落伍,在初三分流后,在高中形成档次上的落差。

儿女优秀,是每个父母的骄傲,但人生路长着呢?

当我们回忆自己的学生之路时,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中考,一个是高考,前者决定了高中的学校,后者决定了现在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父母看待我们,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像我们看待自己眼前的孩子一样。

我们作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路顺风顺水,能实现阶层的跃迁,那就更好了。只是,在人生路上,心态和意识,才是内因,才会形成驱动力,才会形成孩子对于学习的爱好和源动力。

保持平常心,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根本

能在小学三门考试中,一门满分,两门99分,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等一的好学生,作为家长,骄傲是自然的,晒朋友圈,也是共享快乐的。只是,人生路很长,在孩子学习的路上,还没有遇到真正的考验,戒骄戒躁,保持平常心,真的希望孩子能将这样的学习兴趣保持到高中,保持到高考,保持到大学毕业。



结束语:人生漫漫,回首之间,我们远离大学已经很多年,与之形成轮回的是,我们的孩子正在距离上学越来越近,正在开始走上我们曾经的学生路。我们的角色,也从当年无忧无虑的小小少年,成了累也不说累的中年人,真真正正的上有老下有小,我们也开始接受和适应当初自己父母的角色,这是轮回的命运,也是必然的征程,只希望,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好每一天,真好每一步。


教育练真堂


我女现六年级,从一至今,保持班级第一,年级第一也占90%(偶会第二或三)。我一直以为已经很棒了[可爱]有一次参加本市大型培训机构考试,600多人考他家前20名免费公费生,女儿只考了48名(说实话我震惊了,女儿数学与英语在校经常满分)。后拿试卷回家分析,数学→奥数,英语→己考4种时态,语文→文言文。而这些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是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我给她报了补习班,这次暑假考了11名进入免费班。如果她直升公费初中完全没问题,如考东莞最牛的东华,不补习很难,所以我报班了。


行者25142670283


这个水平我个人认为在成绩上不需要再提高了!但是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好好培养,在学习兴趣上需要好好地养成。

首先、小学六年级的期中成绩语文99分、数学100分、英语99分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这样的成绩在我们这边的县城小学属于全校前10名,(一个年级400个学生)。这样的孩子将来读初中往往非常稳定,高中也非常好,985、211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如果反复做相同的题,这样的孩子在小学把潜力已经“挖尽”初中以后可能不适应。

我们学校招收全县的优质小学毕业生源,我们不太喜欢考290分的县城小学的毕业生,反而喜欢考270分的农村学校的小学毕业生。

县城学校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作业量特别大,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的练习,学生最后基本是机械式的反应,考试成绩很好;乡镇学校的学生作业量比县城少很多,学生作业重复的比较少,但是这些学生在小学掌握了学习方法,解题思路清晰,虽然考试成绩入校不是太好,在初中却突飞猛进。

所以,我们对于优生的培养,不仅仅只是看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看品格、看学习习惯、看学生对学习的农厚兴趣、看学生做事情的专注度等等。

过于强调100分,有的时候适得其反。


平淡是真oymlq


孩子刚上初一,给你点建议:

第一,不要只看成绩。小学知识全是基础,85分到100分这个分数段看不出多大的差距,当然了偶尔考好成绩和一直保持好成绩是有区别的。

第二,语数英三项,除了数学之外(除非有天赋),英语和语文不能局限于小学知识,这两项属于长期积累的知识,也不存在所谓的超纲,越早接触越好,学的越多越好。

第三,关键要看学习方法和习惯,小学的学习方法会带到初中。学习方法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毕竟初中的学科太多,语数英可以吃老本,新学科要靠学习方法。

第四,好的阅读习惯。这个相当重要,怎么读,读书时间,阅读品类,兴趣培养,阅读专注度。个个都重要。我孩子一年级读完原版三国演义,能够背诵曹操的诗,这都和小时候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分不开的。小学六年下来,读过的书不下几百本(满满两书柜),包括英文版小说,古典名著,童话,科普,地理,历史,心理学等等。

第五,适当的培养些兴趣爱好,但不是逼着孩子去学课外班,而是学校的一些兴趣班,这个对孩子的情商养成有非常大的帮助。当然了,出发点应该是孩子自己。举例,我孩子小学的兴趣全部是自己选的,包括京剧,绘画,朗诵,表演,主持,围棋,书法等。家长也要放平心态,兴趣会变,不一定非得做出成绩,除非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最终要走那条路。

第六,对于英语来说,还是有必要考一些社会考级。例如剑桥英语,小学英语实在是太浅显,但未来英语依然是必备技能,乘着孩子吸收快,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考级是个不错的英语学习动力。

最后,我猜你发这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孩子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还有哪些需要加强,拿我的孩子给你一个对比吧,你自己评估一下。

整个小学六年,班里排名前两名徘徊,各科成绩相对平均,从没有少于90分。语文方面阅读了几百本书,写作很轻松。数学没报奥数这些课外班,但在教学大纲内的知识很扎实。英语词汇量达到5000以上,按照现有体制的教学,是高中毕业到大学四级之间的水平。剑桥考级KET满分,PET优秀。目前初一刚期中考试完,新学科都95分以上,这得益于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成绩在全年级600多孩子中,大概排20名左右,虽然是朝阳区最好的中学之一,但和海淀六小强比差距还是很大,按照北京市来看,也只是上游水平,不能算顶尖,还是有上升空间。


格子裙经济


绝对需要,这成绩太差了,简直是没法接受,你必须让你孩子不仅能考全部1000分,还要让你孩子明年就大学毕业,后年研究生毕业,大后年必须博士后毕业,10年内脚踩哈佛,拳打耶鲁,20年内冲出地球走向宇宙,成为整个宇宙的考试最高分得主,只有这样才配作你的孩子,否则你白养他了


AidenDD


你的小女儿今年六年级,期中考试语文99分、数学100分、英语99分,我还真的要恭喜你,恭喜你的小女儿!因为这样的成绩,想说不优秀实在太难了!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哪一门课程,都肯定是小学阶段最高难度的,这不需要有任何怀疑。能够取得你小女儿这样的期中考试成绩,当然能够说明你小女儿在六年级的上学期前半段的确学得不错!

但话又要说回来,这样的期中考试成绩,只是能够说明这半个学期内你小女儿的学习成效,并不能保证你小女儿五年级前,还有六年级后面的剩下时间内,也能这么优秀,也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况且,任何考试所考内容,都无法覆盖所有的课本知识;这次考得好,只能说你小女儿对所考内容已经做到几乎滚瓜烂熟的地步,并不能说明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到的内容,她也掌握得这么好。

如果你不相信,你随便请一个老师出题,只要在这次考试的内容上,做一个适度的升华,看她还能这么厉害吗?

基于这样的认知,也基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考虑,你这样的态度有点太自以为是的感觉,小心会害了你的小女儿。“胜不骄、败不馁”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正确的;而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任何时候都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如果安于现状,不求继续上进,总有一天会成为落后的一员。“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是多少人用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我相信对你小女儿一样有效。

希望有类似情况的家长,能够自己先冷静地看待孩子的进步以及取得的成绩,不要先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否则,只会把孩子教坏了,到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感动时代


我现在留学国外,我跟你讲讲吧,小学我成绩顶尖,但是话说对初中教育而言没什么用处,我初一基本都在玩,没怎么认真学过习,本来以为会跟小学的成绩好,结果初一期末全班倒数第五。总结下来就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整个初二基本都是在寻找方法把成绩提到了30多的排名,初三的时候,最后两个月我算是我上学到现在为止最拼的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基本都是一两点睡觉,得益于学习方法的积累,这些时间基本都是有效利用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提高效率吧),最后中考我在山东济南考了529,总分好像是560,过了省实验的分数线,最后走的时候是全班前几的成绩 但是我高中没有选择省实验,原因就是我不喜欢他们题海战术,应试教育,尽管它是很多人的理想学府。最终我去外国语住校去了,也想着锻炼一下,所以当了两年体委,确实有用,还捞了个优干三好(这些我初中没敢想过啊!建议让孩子在初中当班干部)上高中后,高一高二成绩还好,算中上游,按照当时的成绩,我考上一本线不成什么问题,但我还是在高三开始之前选择了出国留学。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等等其他因素,走之前,我也是衡量了很久,总体来说出国对于我利大于弊。

最后提醒一下家长朋友,千万不要逼孩子学习!可以适当引导,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什么时候该去学习是最重要的。另外不要惯着他们,培养出一个良好的人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吐槽一下,国内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是被高中初中老师带偏了。。 。。满嘴中式英语。奉劝家长如果有条件,让孩子跟native speaker学英语吧(主要是口语),别报那些没用的英语班。

最后,聊一下加拿大留学,如果有出国打算的话,建议越早越好!我高三出来其实就有些晚了,初三走最好,因为上满四年不需要考雅思(仅加拿大,省钱省时啊)而且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适应社会锻炼口语。总之不要在高三走。另外,高二之前走,建议上公校,因为它的环境和设施都比私校好。

以上是我的中肯建议,有感而发,希望有帮助吧


不会玩谁带我


跟你这么说吧,我们班有两位学生,一张满分130分的英语卷子都能考128分。乍一看他们的英语水平不相上下,实际上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差很大。

两位学生学习都很认真。

学生小李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课后认真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把我们的这本教材吃得很透、学得很熟。

学生小钱在学生小李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还自学了初三和高中课程,手头长期放着一本阅读理解,今年她初二上半学期,阅读理解按顺序已经做到高二的那本了。

你说这两位学生虽然英语都考128分,但他们的水平一样吗?当然不一样。

小李的知识仅限于所在年级的课内知识,她只是把老师目前教的内容熟练掌握了而已。只要题目一难,一复杂,就容易失分。

只要英语卷子一难,小李的成绩就会下跌。但小钱的英语成绩始终能保持在128左右。

小李和小钱的情况,相当于小李用一杯水,去应付一杯半水的考验。而小钱用三杯水来应付一杯半水的考验。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语文99,数学100,英语99,确实相当优秀了。但是请问,你家孩子的这些水平,是仅限于课内呢?还是高于课内,包含了很丰富的课外知识?

如果孩子仅仅是掌握了所在年级的课内知识,那么,这个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试卷上的难题,往往会略高于所在年级的水平。也就是用一杯水去应付一杯半水的问题。

如果孩子不但掌握了所在年级的课内知识,还自学了高于所在年级的课外知识,孩子的水平相当于是用三杯水去应付一杯半水的考验,当然就轻松自在、胜券在握了。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讲述教育,讲述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我!

绿衣黄裳99


这样的成绩确实不错,离满分差两分,根据成绩来看,确实能提高的幅度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只看成绩,那你就错了。

曾经有个学生,挺聪明的,小学阶段成绩一直很优秀,上初中时也是以班级前几名进的班,想着将来学习会不错,不过大学考了个很一般的。他失败在学习方法上,他父母挺重视孩子学习,从小就开始培养,艺术类、兴趣类、知识类的培训班没少上,后来孩子母亲提到这个事还说都是那时上的辅导班太多了,本来小学知识都不太多,孩子早就课外已经学的差不多了,课堂中随便听一下成绩就不会差。虽然上初中后也给孩子补课,但是效果已经没有小学阶段那么好了,慢慢的成绩也就落后了。

小学阶段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重要。

小学知识点相对初中来说要少很多,也比较好掌握,而且小学的成绩具有欺骗性,这次考试不理想,考完之后把没考好的地方弄清楚,下次很可能就会考很好。

况且小学阶段只要多做题,成绩一般不会差,但是这些方法对初中生就不太实用了,因为初中的知识点会比较多,每次都等过后再去弥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时间上也不允许,所以初中包括以后的高中、大学成绩的好坏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说,小学阶段过于强调成绩没有太大的意义,更应该在意的是学习习惯和方法。


然规教育说


看到这样的题目,我都感觉压力山大了。

我家儿子今年刚上二年级。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一个100,一个99,一个99.5(其实跟99没区别)。听很多人说一年级学生应该三个满分才合格,但实际上在他同学里面,三个满分的人还真不多。



拿回卷子一看,全篇没有不会的,错的那一道题也比较冤枉,就是题目理解错误。一年级孩子阅读能力有限,甚至识字都有限,题目理解有误也可以理解,所以我们就视同他得满分了。

不过上二年级后,我们都明显感觉题难了,特别是语文,平时的小测试也很难满分了,有时还能错一堆。期中考试考完,除了数学满分外,其他的也都只有90出头。如果按照题主的要求,我晚上回去非把儿子揍个半死不可。

不过,我并没有题主这样的焦虑。小学阶段,以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为主。小学的这些知识,本身并没有多少用处。就比如小学期间做的应用题,到了中学,立马换成方程式,小学学的各种的解法完全就用不上。所以,只要孩子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正常的学习能力,上课能听懂,放学能自己做作业,考试能到八九十分,错题能及时改正,这样就足够了,完全可以适应未来的初中生活了。

孩子就像一根崭新的琴弦,绷紧了当然能弹得更好,但时间长了,琴弦自己也会变松弛,再也无法恢复,只能越绷越紧,直到断裂。有经验的琴手,会慢慢将弦绷紧,在不弹的时候,还会把弦松开,以免长期保持紧张,这样一张一弛“养”出来的弦,寿命会更长,音色也会更好。


所以,题主不妨对孩子宽容一些,考出这样的成绩,更应该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以更自信更轻松的心情迎接初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