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提到古代普通话的问题,就不得不说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话。



最早接触这句话时非常纳闷,老天爷下雨和娘要嫁人有什么关系?后来才知道这句话的原文为“天要下雨、粮要解营”,说的是朱元璋的一句命令。

当时朱元璋刚刚攻克金陵,虽然实力有所提升,但和其他几路起义军相比仍处于下风。于是朱元璋向学士朱升征求了今后的战略规划。

朱升仅给了朱元璋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后广积粮草,通知全军,天气一旦有变,必须把所有的粮食运入军营。为此,朱元璋还设置了一个口头语“天要下雨、粮要解营”。

结果,随着方言的传播,慢慢地,“天要下雨、粮要解营”竟然变成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甚至到了后来还有了一个状元母亲嫁人的故事。



以此看来,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大家讨论起问题来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信息交流不发达的古代。那么古代皇帝又是如何解决和臣子的交流呢?

早在秦汉以前,雅言为通用官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

相传,雅言诞生于夏朝,因为华夏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河洛一带,所以雅言也叫作河洛语或者洛阳雅言。

到了周朝时,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邑地区的语言也成为了东周的雅言,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时,用的就是雅言。



当然,很多中原以外的人是没有办法接触雅言的,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雅言。于是为了交流方便,诞生了翻译,当时的翻译叫做象胥。

象胥负责接待中原以外的四方使者,他们需要精通各个地区不同的语言和礼节。每当使者到达周天子处时,他们需要翻译各使臣的话给周天子,并且传达周天子诏令以及恩典。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也曾设置九译令为他翻译少数民族,以及各地方言。



再说回官话。到了隋唐时期,在洛阳雅言和金陵雅言的基础上,音韵学家陆法言编修了《切韵》一书,记录了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因此隋唐时期的官话就是洛阳和金陵官话的融合,并且通行全国。

元朝初期,蒙古人最初定蒙古语为官方语言,但根本无法推广,于是定元大都的汉语发音为标准进行推广。

明朝初年,朱元璋也认为各地方言繁杂不一,非常影响交流,于是以南京话为标准推广全国,并且制定了《洪武正韵》进行刊印发行。

清朝时,北京话成为了官方语言,历代皇帝都曾努力推广全国,但闽粤两地始终无法改变口音,为此雍正曾说;

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

有鉴于此,雍正设立了正音书院,派遣专门官员去闽粤两地教导人们学习北京话的发音。



综合来说,无论任何时代,朝廷都有制定的官话,所有官员都必须学习。如果是碰到少数民族,或者是藩属国进贡,则有专门的翻译为皇帝传达诏命,所以皇帝根本不会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


我是越关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臣。皇帝一声:“启奏!”,如果下面方言声一片,且不论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方言让皇帝头大是一定的。历史上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1728年,雍正帝在召见闽广一带的官员时,因为听不懂,非常生气。他曾经说,每当和大臣聊政事时,闽广官员的那些话根本就听不懂。如果把这样的官员安排到外省去工作,下达个命令啥的能说清吗?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雍正就想了个主意——开办“官话培训学校”,他让福建、广东两省督抚重金悬赏会说“官话”的人,在各省教语言,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建立“正音书院”(纠正读音)。另外,对科考人员例如:童生、秀才、举人们,规定8年内学不好官话,免考!这是要和官位前途挂钩呀,所以雍正一声令下,全国纷纷学习,普通百姓闲暇之余,也都在效仿学习“普通话”。


“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最终1909年(宣统元年)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标准音,并且继承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成为民族共同语。

那么之前的皇帝是怎样应对语言不通的呢?

古代皇帝们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 。中国历代官方语言从远及近有:雅言、正音、官话等不同称呼。这些都有一定继承性,但是因着朝代的更替、变迁、定都不同、人口迁移等因素,语音逐渐改变。

一、秦朝,朝代越往前,大臣们的语音就越没有那么复杂。提起最早的皇帝,大家马上会想到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是他统一六国,统一了语言文字。


秦始皇上朝时,几乎不存在大臣们奏事听不懂的情况,就算有个万一,可以写下来让他过目。那时各国人员往来也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据记载,在商朝时人们说话全部用的是中原雅音。雅音,这里姑且叫做普通话吧。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人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统一说“普通话”。

历史上最早的通用语言雅言。据记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自此,洛邑的语言就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战国时期大批的辩士各国游说,孔子周游列国,历史上都不曾有任何关于“有翻译官同行”的记载。孔子讲学时,他的数千弟子打哪儿来的都有,孔子是使用雅言来讲学的。

二、汉代、西晋以“洛语”为本国的普通话,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三、隋代,隋文帝杨坚推广共同语。隋文帝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语音发生很大的变化,隋文帝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以金陵(南京)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国语为“汉音”,或“秦音”。



四、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这样大臣们和各地官员都就有了统一的语言。有学者认为,根据中古音韵所拟的唐诗读音,便与今日的粤语极为相近,指粤语为唐代正音并不为过。

五、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而在北宋亡国后,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平水是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该韵书刊行于此,故名。唐宋时代洛语发展到到最高峰,达到一字一音,周边国家都学习洛阳官话。

六、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汉语为域内共通语的标准,称为“天下通语”。元朝汉语语音的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可以由元初周德清所编《中原音韵》得到了许多验证。

七、明朝,开始以官话为官方语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为基础(称为“中州音”),形成汉语共同语系统,称为“正音”,当时的“南京话”是明朝的官话。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


八、清朝,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话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雍正时期就是用北京话正音教学。

综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为了便于与大臣进行交流,或者说全国上下人与人之间的便于交流,规定学习统一的官方话。所以朝堂上不存在方言轰炸的现象。


小姐姐讲史


关于方言和官场的话题,笔者首先想到1898年戊戌变法时的一个趣闻。

当年,变法阵营的新秀梁启超被光绪破格接见,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

您要知道,当时皇帝接见大臣是有规定的,非四品以上不接见,而梁启超功名不过举人,官职更是没有,而光绪竟然点名要见他!

光绪的举动,给了变法派极大的激励,这个格破的力度也很大,要知道,梁启超的师傅、康有为康圣人,在他这辈子,也仅仅被光绪皇帝接见过一次而已!



然而,问题来了。光绪确实是见了梁启超,但来自广东的梁启超一口鸟语、广东话,光绪皇帝一点也不知道他在说啥。

由此可以想象,这次的接见,所谓君臣互谈,也就无从谈起了。

事后,梁启超未能获得一官半职,恐怕也和这个原因有关。

那么有人会问,康有为不也是来自广东吗,那他在见光绪皇帝时有没有语言问题?他在京城大肆活动时,别人是否听得懂他的广东话?

这个倒的确是个好问题。

从各种记载来看,戊戌年前的四五年中,康有为在京城搞什么强国会之类,经常在各种场合大讲特讲,并被很多人记载了下来。

这就说明,他是懂官话也会说官话的,可能带有浓重的广东口音,但最起码能让人听懂,这个大概没有问题。



但是,梁启超就不行了,毕竟他当时很年轻,没有什么阅历,所以也没机会来历练自己官话口语,所以很是吃亏。从这个角度说,当时他可能只能在广东同乡圈子混了。

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奇怪,比如孙宋,孙只会广东话和一点官话,平时演讲多数人也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而宋只会上海话、听不懂不会说官话,结果孙宋只好在家说英语。

怎么说呢,方言的形成通常有两个因素:

一是地理的隔断,比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由此出现“同省不同音”甚至“同县不同音”的现象。

二是交流的隔断,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除了经商做官经常外出外,一般人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五十公里,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没出过县,由此形成方言太正常不过。

不过,好在咱们国家都是使用汉字,不管什么省什么县什么年代,不管沪语还是粤语,最终基础都是汉字,即便读音与口语不同,但文字书写却是一样,这也是文化大一统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音或说普通话之类,在各朝各代会不会有呢?当然有!否则皇帝怎么和来自各地的官员交流呢?

这个正音或者话说普通话,就是所谓的官话。只不过,这个官话并不是固定的而且随着各朝而发生变迁。

比如说,在明清时期,就是所谓的北方官话,这是以华北口音为基础的发音体系,不论是明王朝,还是后来的清王朝,都以此为准。

换言之,只要想做官或者外出经商,就必须听得懂、会说北方官话,否则没办法和别人交流了。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就是以当年的北方官话为基础形成的,而这个北方官话,在明清两朝也略有差别,清朝因为旗人当政,所有也混了一些满人的儿化音及其词汇。

至于在秦汉隋唐两宋,据笔者揣测,恐怕秦汉隋唐是官话是以当时的陕西话为主,而两宋说的官员,应该是以当时的河南话为基础吧?

当然,语音这种事是很难说的,毕竟当时没有录音机,古人究竟如何说的普通话,当时如何交流的,还需要进步研究。

或者,也很难研究出个名堂。姑且这么一说吧!


坑爹史册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遥远的古代社会文化还没统一,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又是出自不同的地方,这一到朝会上可就热闹了,五花八门的方言凑到一起,一定是一个很热闹的场景,各位就自行脑补吧。下面我们来说说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皇帝是如何跟大臣们交流的。

其实,中国历朝历代都是有官方指定语言的,并且大都以洛阳音为基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不同朝代的官话是有一定继承性的,随着政权的变迁、都城和疆域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官话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而我们的现代国语是在古中原洛阳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周、秦、汉时期的官话

周朝定都洛阳后,大肆分封诸侯国,鼎盛时期全国有800多个诸侯国,面对如此数量之大的诸侯国,管理上是一个大麻烦,所以从那时候,《周礼》随着洛阳音就开始向全国普及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文字和预言进行了统一,并采用洛阳音作为官方语言,一直东汉时期,都是采用的洛阳音为官方交流语言,并将洛阳音称作“洛语”,将官方语言称之为“正音”、“雅言”,或者“通语”。

两晋、南朝时期的官话

西晋定都洛阳,采用的东汉的官方语言洛语,永嘉之乱后,东晋定都建康(南京),然后洛阳音就跟吴语相结合形成了金陵雅言,一般叫做“吴言”,南朝四国都是采用吴言为国语。

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官话

北朝五国定都都在北方,洛语、安阳、西安等地,隋朝统一中国后,专门编写一部关于发音语法的书《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形成了长安官音,也叫“秦音”。隋唐时期定都西安,并以洛语为东都,这就加速了少数民族语言的融入。

两宋、元朝时期的官话

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仍然是以洛阳雅音为标准,而元朝起初的法定国语为蒙古语,定以元大都北平以后,将汉语定国语,并称为“天下通语”,也是以洛阳雅音为基础,并且还专门编制了关于语言发音的书籍《中原音韵》使汉语国语得到了进一步推

广。

明朝的官话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还专门编纂了《洪武正音》,官方语言采用的是结合了中原雅音的南京话为官话,朱棣靖难之役后,大批移民涌入北京,就形成了南京官话又融入了北方官话的局面,一直到清朝中期都是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当时大明王朝的诸多藩属国也是采用的南京话为官方语言。

清朝的官话

清朝入关之前是以满语为国语的,入关后为了能更好的统治中原,渐渐形成了以汉语为国语的局面,雍正朝时专门设立了正音馆,以推广以北京方言为主的北京官话,到清朝后期渐渐取代了南京官话。溥仪继位后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语言管理机构叫“国语编审委员会”来推广北京官话。


由此可见,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应对方言的策略,尽管这样,历史还是有不少因为皇帝听不懂方言闹出的笑话,篇幅之限,就不做赘述了。


古曲古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的作用。

中国北方话和南方话,堪称天壤之别,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说话都不一样。

然而,就是因为有汉字,中国才没有分裂,因为文化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国人来说,口语听不懂不要紧,但书写汉字都是一样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畅通无阻,各种信件和契约都全国通用。

皇上不需要会地方话,就可以轻松统治全国。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许需要带着会当地话的幕僚的。


萨沙


如果光是看电视剧,可能根本想不到,那皇帝在上朝的时候,满朝文武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君臣交流顺畅,毫无阻碍。

当然啦,在古代,在普通话还没有普及之前,各地都说自己地方的方言,当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到一处,共同论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虽然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是历朝历代也在极力解决这个问题。

先秦

早在先秦时期,无论是各个诸侯国,还是所谓的北方的蛮夷,他们之间能够正常沟通,依赖的就是一种叫做“雅言”的东西。

一听这个名字就非常的高大上,事实上它确实是当时的诸侯贵族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虽然各国贵族的方言都不一样,但是大家一说雅言就都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了。

汉至西晋

从汉朝一直到西晋时期,由于这些王朝的都城全都在中原地区,位于长安到洛阳一线。尤其是东汉和西晋都把都城设在了洛阳,这也使得由洛阳话发展而来的“雅言”成为古代人们的普通话。

东晋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大批的贵族和士大夫全都逃到了南方,这些人虽然来到了南方,但是却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口音。

名士谢安当年来到南京城之后使用洛阳口音读书,引起了当地人的轰动,那时候的南京人觉得洛阳口音实在是太好听了,一时间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学习这种口音。

这一时期雅言融合了南京地区的口音,成为东晋时期的普通话,因为融合了两个地方的口音,导致最后既不像南京话,也不像洛阳话。

隋唐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鼎盛的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重视汉字读音的统一,隋唐两朝都编纂了书籍统一读音。

这个时候的政府认可的普通话被称为“汉音”,其实就是融合了洛阳话以及其他地区的方言而成的一种读音标准。

北宋

北宋建立之后,他们对于标准读音的规定更加严格,在此之前汉字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读音却有好几个,宋朝丢弃了这个弊端。

北宋的都城就位于河南,因此他们的使用的普通话也就是河洛地区的方言作为标准的。

元明

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作为外族统治者他们自然想要推广自己的蒙古语。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消除语言中蒙古语的影响,便开始全国重新推广宋朝时期的普通话,因为最初明朝的都城在南京,因此明朝的普通话多少带有南京口音。虽然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这样的口音。

到了清朝,别的不说,清朝家法对皇帝是有要求的,作为皇位继承人在小的时候就必须要学习满、汉、蒙、藏这四门语言,这可是相当于需要从小学习至少三门外语,这个课业也是一点都不轻松啊。

到了上朝的时候,不说下面官员能不能互相交流,皇帝自己就能听懂所有人的话。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普通话”的发展历史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人的口音从小形成,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许多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口音的。在这方面,皇帝会有一些困扰,但不会太严重,应该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其中原因,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确实有一些官员的口音比较重。比如南宋时的杨万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经要搞一个仪式,为八十岁的宋高宗奉上尊号,宰相推荐杨万里充当读册官,在殿上朗读册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别人听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开讨论会,有机会发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许多议题事先都有奏疏呈上来。而且,能够参加朝会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官员,经过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轻一些。个别口音重的大臣,会尽量用书面语来说话,别人相对容易理解。

第三,许多时候,皇帝与大臣之间是文字往来,而且中间还有内阁和六部官员,不会有什么障碍,特殊情况下才会与大臣面对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焕是广东人,口音应该很重,崇祯皇帝曾经说过一句:“守辽非蛮子不可”,他把袁崇焕称为蛮子,说明已经注意到袁崇焕的口音。但在平台召对的时候,二人的交流比较深入,也没有什么障碍。这其中,其实是双方都很注意调整的结果,听的人用心听,说的人尽量向书面的发音靠拢。


于左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现在脑海里会这样想:

“各位艾西,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各位爱卿,注意啦!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皇上说:“请丞邪酱瓜!”(请丞相讲话!)

皇上:“艾西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爱卿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要真是像这样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说相声去得了。那么具体这么解决的呢?

其实上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先秦时期,秦统一之前,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雅”就是这个。这也就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称为“官话”。

在秦朝时,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小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统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时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统一,那么当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们面对面交谈时该怎么办呢?其实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便出台了一项政策,对各个民族实行“民族共同语”的措施。

在秦以后,汉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话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话又称河洛读书音。在宋以后的元,明早期,南京话成为当时的官话。在明清时期,由于政权首都在北方,许多上京应考的人,多数都学习北京话,这也就是现在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缘由。

官方语言有了,为了防止官场上各处的人交流不畅,朝廷便有规定,入朝为官之人,一定要会说官话。虽然朝廷官员都讲官话,但是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也没有能够用来学习的电子设备,人们没有学习通用语言的通道,于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顽固,口音问题也很重。就算是官员,说官话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国藩。

要说推广古代“普通话”最上劲的,还得数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将北京话定为官方用语,北京话的地位迅速提升。于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的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话,童生、秀才、举人们,八年内必须学成,否则就不许参加科举——学不会,就别想当官了!在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首任闯王高迎祥就吃了语言不通的亏。明朝调来辽东边军镇压农民军,史载“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边军听不懂农民军的西北方言,逢敌必战。

中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让人们都学会普通话是一项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国以后,1956年,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指示,推广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辅,参照书中白话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种语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简单易懂,使人们容易接受,比较好学。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说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来说明。




诗酒伐木累


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现代人掌握这个技能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代社会普通话的适用面越来越广,如果我和别人交谈用我的家乡方言,对方可能听不懂,但是说普通话就算他不能完全明白我,但他至少能理解我的意思。

其次,普通话现在是公共场合下的标准语言。假如在车站,或者是机场,想要询问一些事情,普通话绝对是最好用的。因为这些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上岗前都曾经过普通话培训。

最后就是人人都讲普通话,能体现出国民文化素质,展现文化方面的凝聚力。普通话的好处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总结出了它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方便不同方言之间的人沟通。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问题,古时候没有普通话,那君主上朝时怎么和下面人交流呢?

古时为了沟通方便,有没有采取过语言统一措施呢? 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不通影响交流的问题古往今来都是存在的。今天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了普通话,古时候自然也有类似的举措。

比如说元朝建立政权后,因为统治阶层是少数民族,说的也不是汉语。于是就颁布政策,将官方语言定为蒙古语。这样大臣公干以及上朝的时候都要说蒙语。但后宫和民间没有固定规定,可自由选用。

同样,清朝将其官方语言定为满语。但是因为康熙帝时期汉人臣子数量增多,后来满汉兼用。到清中叶以后就全部采用汉语了。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无论将官方语言定为哪一种,最后或多或少都会采用汉语。 古时不同朝代的官方语言变化大吗?统治者以哪里的语言为基础创造官语?

一般来说,因为不同时期都城位置的不同,选用的语言多少也会有所不同。细看官语的历史,我们可以追寻到周朝。当时统治者以汴、洛地区(当时的中原)的发音确定官语,并将其称为“雅言”。后来《诗经》中风、雅、颂中的“雅”便指的这种语言。

西晋时期后,官语的发源地产生了变化,地理位置向南移动了一些。此时的官语以南方金陵的士人的口音为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此前的北方版本,而是分裂成为两支。

顺带一提,金陵就是南京的前身。随后到了隋唐时期,又对语言进行了一些改动。隋在金陵音基础上加入了洛阳音,唐则完全放弃金陵,只留洛阳音,并以其为准。

此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直到明朝开以南京音为官语的先河,此后一直到清中叶一直采取南京音。甚至当时朝鲜日本,来中国面圣时也说这种语言。


官方语言是所有人包括老百姓都要说,还有仅大臣们说?

除去早期的时候,官语一般都有三个主要功能。

第一,用于官场内的沟通。也就是说官语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官员畅通交流。同样,面对皇帝时也是这个道理。官员在朝堂上进谏,发表意见乃至吵架都要说官语。

第二个功能是满足经商者和闯荡者的需求。古时候,客商往往要在全国南北东西到处走,每到一个地方谈生意肯定要说话。但是要让一个人能把全国的方言烂熟于心太难,因此这时候也需要官语来帮忙。不过这对客商要求不高,只要能说清楚,让对方明白意思就行,不需要说的太熟练。

第三个功能,就是各朝各代文化专制的需要。历史上,不管哪个民族是统治阶层,他们的官语一般都是本民族语言。这并不是因为强迫症,而是为同化下层百姓。当所有人都熟悉这个民族的语言,并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时候,他们的政权也就稳固了。


历来现实


古人并不比现在人差,对于全国各地的方言问题,不可能让皇帝去一个个学,而不管哪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白话,也不会人人沟通都用“子曰”,所以历朝都有自己的“官话”。

而每个朝代的官话都是以皇帝的政治统治中心为官话的发源地,要知道中国朝代那么多,所发明出来的官话也都不一样。所以,我为大家例举每个朝代不一样的官话。

周代

周代时期主要为洛阳的“雅言”。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共同的语言为雅言。而雅言的使用以洛阳为标准,就好比孔子的弟子来自各地,他们的方言、口音也肯定不一样。

这时候孔子就要统一语言来方便为弟子讲课,所以共同语的雅言就成了很好的沟通桥梁,这样在弟子之间交际中更加的便利。

汉代

洛阳雅言,汉代时期的官话也是用的雅言,但这已经是统一了全国后又一次的升级的雅言。这时候整个汉朝百姓都在用雅言,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百姓慢慢向南方转移,在此过程中河南古语也被带到了南方。

晋代

洛阳话、建康话。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中原的雅言南移。但这时候因为政权的不同,也按照其首都的方言为标准。

北方朝代都以传统洛阳话为标准;南方的政权一般都在南京(建康),所以都以建康话为标准。

西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在长期接触汉族人后,他们的口音也影响到了北方,因此西晋后的洛阳话和西晋前的洛阳话口音就很不一样了。

而建康话跟当地的吴语相融合后,建康话也稍加改变,但因为南京一直以来涉及战火不大,所以王室的存在时间较长,导致建康话的改变并不大。

隋朝

切韵音:洛阳+南京口音。在隋朝之前北方地区被游牧民族霸占,所以汉族的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希望汉文化能够有效恢复,所以他进行了许多文化上的恢复措施,其中就有陆法言所编著的《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

《切韵》的音系主要是以洛阳话和建康话为标准上建立的。除了这个官韵外,当时的扬州方言吴语也流行较广。扬州话最后也发展为自己的一种通用语,但隋朝的官语还是切韵音的洛阳话和建康话融合后的产物。

唐代

唐韵音:洛阳+南京综合音系。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稍作改变,制定了自己独特的《唐韵》为唐朝标准音。

朝廷更是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但其结果是很多百姓包括士子都看不起这种方言,更有大臣纳谏说这样的方言很不标准,让人尴尬。

顺便说一句,日本的汉音就是来自长安语,因为当时许多日本人仰慕大唐文化,特意前来学习,回国后就把语言也带回去。当时的日本人认为,谁能说上几句长安话是极有面子的事。

宋代

广韵音:洛阳+南京综合音系

到宋朝时的官话,又在《唐韵》上做了改变,成了《广韵》。由于《广韵》和当时的语音差别很大,在南宋时候刘渊又制作了《平水韵》,可是《平水韵》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

元代

大都话。元朝时期的官话以首都大都为标准,制定了《中原音韵》,但因为元朝的统治时间不长,后来就慢慢没落,现在更没有任何流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蒙古人多少会懂点,但其实《中原音韵》类似蒙古式汉语,而土生土长的蒙古人根本不会,元朝时期在中原的蒙古人已经在明朝的时候都灭亡了。

明朝

明朝的官话为南京话。明朝建国第八年,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中原音韵》和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话。

《明史.乐韶凤》记载:

“八年,帝以旧韵出江左,多失正,命与延臣参考中原雅音正之,书成,名《洪武正韵》。”

清朝分初期满语,中后期北京话。

满清入关后,初期时统治者希望同化汉人,因此规定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满语艰涩难学,很多人学的不伦不类。因此后来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在一起,而北京话就是这三种结合的产物。

北京话音高调,受东北话影响,并且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清朝时的北京话还分为文读和白读,文读接近南京话,但到了后期文读却失传,只有白读。

到清中后期是,统治者发现汉人无法被同化,反而满人更有被同化的趋势,于是为了适应环境,倚重汉臣,只能上朝时一律用北京话,美其名曰:满汉一家。至此,北京话被提升为官话,并且作为全过通用语。

民国

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经济和文化,中国全面推广“国语”,而国语一词也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并成全国人民的正式称呼。

以上是各朝代的官话介绍,还有别的朝代未写全,如有遗漏之处还望大神补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