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生“巨疾”,警惕!警惕!警惕!

投稿至:shspds@163.com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聚集性疫情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吴尊友说,聚集性疫情是指在一个相对小的单位里面出现了两个以上的病例,“我们对全国近千起聚集性疫情进行了分析,其中83%是以家庭为单位,还有常见的聚集性场所,有医疗机构、学校、商场、工厂、企业等单位”。吴尊友解释,聚集性的疫情发生,涉及病人年龄从婴幼儿到老人,范围比较广,一代病人占32%,二代病人占64%,也有个别的出现三代甚至四代。(2月12日《经济日报》)

从昨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笔者发现聚集性疫情的危害巨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聚集”生“巨疾”,警惕!警惕!警惕!

笔者之所以把新冠肺炎说成是“巨疾”,就是因为他的传染性巨大,而且,突然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缺乏特效治疗药。当然,这里的“巨疾”也并非“凶神恶煞”,人的智慧力量是强大的,人的创新能力是厉害的。在我们的疫情防控强力措施之下,现在的疫情已经能够得到控制,治愈率在提升,死亡率在下降。人定胜毒,战“疫”必胜。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警钟长鸣,应该以“巨疾”警醒我们。

那么,如何防范聚集性疫情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我们要做好两大工作,一是教育疏导,让公众认识到聚集的危害巨大。现实中,面对这样的聚集性病例,我们有些人总是不以为然。一则,是亲情思想作祟,认为,只有聚集,才能凝聚亲情,这样的亲情思想十分有害,不是亲情是冷情,因为,谁也不知道谁接触谁,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接触过感染者,所以,还是不聚为好。在抗击疫情时代,距离打造亲情,亲密无间有大害。二则,是习惯性做法。中国人爱凑热闹,喜欢几个人聚在一起搞活动,比如跳集体舞,比如打麻将,比如喝酒聚会,等等。这样的“一团和气”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危害巨大,不会打造“一团和气”,只能打造“一团病气”。二是做好聚集的替代性平台打造工作。疫情无情,网络有情。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切断我们的亲情、真情,朋友情。我们完全可以打造“网络有情”。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打造网络聚集赓续我们的亲情、真情、朋友情。我们可以进行视频聊天,我们可以进行快手、抖音直播,我们还可进行腾讯会议,等等,我们可以打造网络聚集现代版。一方面,让我们的宅家生活更充实;一方面,提高我们的现代化手段使用能力;同时,还能升华我们的亲情、真情、友谊情。这样的网络聚集好处出多多,可以打造橘色浪漫,吉祥美好。

要认识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场所和地点, “家里有病人的话,我们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居室要注意通风,个人要注意卫生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如果要乘车,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远离聚集,就是远离疫情,这是爱自己,爱家人,爱别人,爱社会。病毒惧怕防控,疫情喜欢聚集。“聚集”生“巨疾”,警惕!警惕!警惕!(云海众声团队:殷建光)

想在云海众声平台展示作品,请投稿至:shspds@163.com

注:

2.云海众声平台上展示的原创作品,如在文章结尾作者信息处标有“云海众声团队”字样,则作品为云海众声团队原创作品,如需转载需注明“云海众声团队”。


未经云海众声团队管理组许可且未按以上要求进行的转载行为将被视为侵权行为并被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