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益生菌:对生命有益,建议常备

导读:宝宝便秘、上火、腹泻、拉肚子,家长可能会想到使用益生菌调节,但这是益生菌的一部分作用,益生菌还有很多的作用,是肠道健康的根本,多种益生菌对宝宝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对生命有益,建议常备。


一、益生菌与益生菌产品?

益生菌(Probiotics):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指可改善宿主(如动物或人类)肠内微生态的平衡,并对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具有缓解不耐乳糖症状、预防生殖系统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帮助吸收营养成分、增强植物新陈代谢等作用。

益生菌产品:市场上目前销售的婴幼儿益生菌严格意义上称作益生菌产品,是由一种或多种益生菌,外加益生元、麦芽糊精(或奶粉)、葡萄糖、矿物质等一种或多种成分研发而成。

目前市面销售的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合生元、妈咪爱、科汉森 、全元康、修正、衡欣、益家美、智灵通、安琪纽特、汉臣氏、君宝康、必慧龙、英吉利、美敦力加、京儿、康萃乐、贝蜜儿、益可佳等逾百种符合妈妈或宝宝所需的益生菌,有粉剂、滴剂、片剂等类型。

二、益生菌好吗?能长期吃吗?

这是很多会员朋友的疑问,院长这里回复:益生菌很好,单纯的益生菌可以长期食用,但对于不同的益生菌产品,却需要分辨是药用型益生菌还是常规/保健型益生菌,同时注意其配料有无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并注意用量。建议选择安全性好的常规/保健型益生菌产品周期性食用,比如出现症状时每天坚持吃,缓解后常态下2-3天食用一次等。

那么益生菌到底有哪些好处呢?院长认为根据益生菌菌种不同,综合下来会有如下主要的好处,其他好处暂不涉及:

1、菌群平衡类: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增殖;

2、免疫力类:有助于提高宝宝肠道免疫力,进而促进宝宝健康;

3、上火便秘类:促进肠道消化、有助于缓解上火、便秘等症状;

4、腹泻类:有助于缓解因乳糖不耐受、轻微不适应等引起的腹泻、拉肚子;

5、钙铁锌吸收类:有助于在结肠中产生短链脂肪酸,以及将乳糖酵解为乳酸,促进钙铁锌的吸收,同时减少对胃肠的伤害。

6、过敏类:有助于缓解和调理湿疹、荨麻疹、红臀等过敏症状,预防和缓解肠绞痛的菌(罗伊氏乳杆菌,这个菌大家可能接触较少)

益生菌可适用于这些症状或群体:便秘、大便干燥、排便不规律;腹泻、绿便、泡沫便;湿疹、账气、肠绞痛、乳糖不耐受;缺乏微量元素、生长缓慢;易生病、抵抗力差、剖宫产、早产儿、低体重儿;使用抗生素者等。

三、如何选择益生菌产品?

市场有逾百种益生菌产品,如何选择?

每个店有数种甚至十几种,又该如何推荐?

院长认为,必须围绕3个核心指标:菌种、活性和含量。

首先我们来说说菌种。

目前已经批准公布的,可以被婴幼儿食用的益生菌总共只有7种,8个菌株,即乳双岐杆菌、鼠李糖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动物双岐杆菌、发酵乳杆菌、短双歧杆菌。其中动物双歧杆菌与乳双歧杆菌类似,又包括了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等5种菌。毫无疑问,给宝宝选择的益生菌产品中包含的菌应该在这个范围里面。

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的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为主,约占60% ~90%,目前益生菌产品中最常见的为乳双岐杆菌/动物双岐杆菌,鼠李糖杆菌。

在宝宝腹泻、便秘、上火、以及肠道免疫力、预防龋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罗伊氏乳杆菌则是少见的,对宝宝过敏、湿疹、荨麻疹都有一定预防和缓解作用的菌种,也是唯一一个对宝宝肠绞痛有缓解作用的益生菌。笔者建议家长最好选择含有2种以上益生菌的复合益生菌,对相似症状有较好的协同调理作用。

其次我们来说说活性和含量。

活性益生菌的数量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在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数据,但国际上一般的推荐食用量是每天1亿cfu-100亿cfu,可以根据自身宝宝的情况进行选择。

益生菌的活性跟生产保护技术(冷冻干燥技术、低水活性保护技术、包埋技术等)、出厂后保存条件、冲调时水温等都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包埋技术的益生菌活性会优于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在肠道发挥更大作用。益生菌是否存活可以在显微镜下检测出来,在产品的检测报道上也会显示出活性益生菌含量,益生菌包装上也会对活性益生菌含量进行标注,比如40亿cfu,60亿cfu,100亿cfu等。

选择好了益生菌后,对于粉剂型益生菌(益生菌包括粉剂、片剂、滴剂等),还要注意益生菌在60℃以上会大量死亡,冲调时需要在40℃以下,且最佳为37℃左右。

四、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种类

上面第3部分已经提及了可用于婴幼儿食用的益生菌共7种菌,9种菌株,这里再进行强调,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一定要严格比对和参考,不用盲目相信所谓的十几种菌或者其他菌有多么多么好的论述,不能加入婴幼儿食品的,未经科学验证能否加入的益生菌,再好都对宝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