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不隔爱

近日,在河间市某隔离观察点,几位解除医学观察准备归家的隔离人员,把早就准备好的感谢信送到了隔离点组长郝秋勇的手中,感谢全体医护人员这些天对他们的帮助和照料。这个以河间市沙洼乡卫生院郝秋勇为组长的隔离点,共有工作人员11人,分别来自沙洼乡卫生院、黎民居中心卫生院、郭家村卫生院、果子洼前黑马村卫生室、兴村乡兴村卫生室、兴村乡南榆林庄村卫生室、河间济仁堂中医诊所,其中有卫生院工作人员、有村医和私人诊所员工。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工作人员与隔离人员已经成了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朋友。

人性化服务让大家敞开心扉

这里的隔离人员,大多是无意中与本村的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者,他们本身没有接触过医学方面的知识,对此次疫情的高感染性和高致病性也不了解,所以他们被带到这里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时,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因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群体,心情低落;一方面担心自己会被感染,充满恐惧。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并没有直接和确诊病人接触,不应该被隔离,从而心有不满,不愿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

面对众人的情绪,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人性化服务,他们给每一位隔离人员都准备了一份温馨提示,还特别留下了几个电话号码。隔离人员有任何需要或者想法都可以随时联系他们,他们会尽量为大家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为大家说明此次疫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让大家了解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并详细讲解隔离观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干净整齐的房间、已消杀的郑重承诺、每天两次体温检测、送到门口的一日三餐,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服务和真诚安抚下,隔离人员慢慢卸下了心里的包袱,安定下来,静心休养。

工作人员变身快递小哥帮购物

隔离点的用餐是统一制作和配送的,工作人员吃什么,隔离人员就吃什么,为了保证让每一位隔离人员都能吃上热饭,工作人员都是先给隔离人员把饭送完,才回来吃自己的饭。很多时候,当他们吃饭时,饭菜已经是凉的了。很多隔离人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带到了隔离点,他们的生活用品并没有准备好,还有一些人在隔离期间想吃些水果、零食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工作人员记录下每个人的需求,然后通过微信购物或代购等方式,帮他们进行采购。

提到购物,工作人员有很多故事,因为隔离点是人们很避讳、很惧怕的地方,很多商家都不敢接近,所以隔离人员采买的物品大多是通过快递送过来的。通常,隔离人员从商场通过微信成功下单,司机送货到隔离点附近就会打电话,一见到工作人员的身影就会把东西放在离隔离点很远的路边,然后开车离开。工作人员这时就变身成了快递小哥,走出去接收物品,然后再把东西分送到购买人手中。这样虽然麻烦了很多,但是工作人员还是尽量去满足每一位隔离人员的要求,让他们可以保持好心情。

让人泪目的“三个不配合”

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说,提供隔离场所的好心人和住在这里的隔离人员是他们的朋友,是朋友就要相互信任,相互保护,所以面对采访他们提出了“三个不配合”。

第一个不配合,不说隔离点的位置和名称。工作人员非常感谢提供隔离场所的好心人,虽然在疫情结束后,他们会对该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杀作业,保障场所内的清洁卫生,但是即便如此,工作人员还是担心暴露的太多会在无意中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所以从来不提隔离点的位置和名称;

第二个不配合,不说隔离人员的故事。在他们眼里,在这里留观过的人员都是同他们共患难过的朋友,谁也不想得病,每个人都很无辜,工作人员说虽然有些隔离人员来时带着一肚子的不良情绪,但他们最终还是克制了自己,用隔离自己换来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健康,他们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同样是英雄。

第三个不配合,不拍照片。工作人员说,他们在隔离区内穿着防护服,拍照、摄像很不方便,同时还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且因为防护物资的短缺,他们每个人只要一穿上防护服,就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为的就是多坚持一段时间,多干一点活,这样就可以少用一套防护服,这些话让人听着又感动又心酸。

像这样的隔离点,河间全市共有14个,工作人员每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住在里面的隔离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不隔心,工作人员把隔离人员当成家人去照顾、当成抗疫战士去爱护、当成朋友去帮助,温暖了隔离人员的心,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大爱无疆。

(通讯员许静 燕都融媒体记者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