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战场” 相同使命

2月9日,全市20名医护人员组成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武汉。

雅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呼吸与内分泌联合党支部纪检委员何渝没有入选第一批医疗队,略有遗憾,但成为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后备队员。

“长发已经剪短,行李已经备好,等待‘一声令下’,20分钟内,就能集结出发!”身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科室”, 何渝时刻准备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市医院纪检干部们肩负着特殊职责,既冲锋在防控第一线,又奔波在各项监督检查中,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将忠诚铭刻在心,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律监督保障。

冲锋一线勇担当

“孩子,不要怕,抽到了就积极响应,没抽到就在家搞好本职工作,有祖国做坚强的后盾,有全家人陪伴你,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以后会更加美好。”得知何渝作为后备队员后,妈妈给她发了一条微信。

“我才不怕呢,注意防护就是了。”何渝回复,“同事们奔赴了武汉一线,我们在后方的‘战场’上,这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月17日早上8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是何渝的值班日。若在平时,等同事来交接班后,她再将手头上紧要的事务处理完毕,就可以下班。可是那一天,她却迟迟没有离开。

“一位老人出院回天全后,昨晚开始发烧,今天又入院了。”看到同事急匆匆的样子,何渝本能地警觉起来,马上安排检查,先送到隔离病房。

检查结果显示:肺部CT表现为磨玻璃影,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症状确实很相似。”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呈现类似新冠肺炎的症状。有着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何渝不敢大意,“不能放过一个!安排做核酸检测!”

18日15点38分,何渝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因为那一刻,她收到了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消息。

“可以回家了。”何渝长舒一口气。

同样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科室,急诊党支部的纪检委员文燕,从除夕开始,就一直值守在市医院第二院区急诊科。

“请让我为你测体温。”“请问你到过湖北吗?咳嗽吗?有没有接触过发热的病人呢?”这是文燕一天中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晚上7点以后,通常是急诊科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挂号、取药窗口会临时转移到急诊科旁边,急诊科成了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

“第一个关口,必须卡死。”每一个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或许是普通流感,或许是潜在的新冠病毒的携带者。到了夜里,急诊科医护人员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文燕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只有及时对可疑病例进行监测、筛查、诊断,才能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引导其他患者科学就医,保障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我们急诊科,就是要当好医院的守门神。”文燕说。

全覆盖纪律保障

与时间赛跑的,还有战“疫”保障这条线。

“医院开通接收捐赠渠道,接收依法合规捐赠的正规渠道、资质齐全的防护物资。”疫情发生后,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出现了医疗物资短缺问题,1月26日,市医院向社会紧急求援,发布接收社会捐赠公告。

很快,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似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大到医疗器械,小到口罩等防疫物资,蔬菜、方便面等食品,捐赠物资种类繁多。

防疫物资,就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弹药”。守住防疫物资,才能守住战“疫”保障线。与受捐同步启动的,是医院纪委对捐赠物资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即便是非常时期,相关的程序,也一样都不能少。每一件物资的接收、发放和使用都要有据可查。”市医院机关一支部纪检委员郎涛深知,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公开透明规范,一定要明确捐赠人、捐赠物资、管理部门、使用情况等细节。

作为统计全院防控防疫支出情况的“管家”, 机关二支部纪检委员张红会每日收集整理上报疫情投入情况表,及时支付紧急防护物资采购款项,对设备科、总务科等接收捐赠物资及采购流程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确保紧急采购有序实施。

“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马虎。”张红介绍,市医院纪委强化监督提醒和源头预防,全程强化医院应急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加强捐赠物资的出入台账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物资采购和捐赠物资使用的廉洁安全。

同时,市医院纪委还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高压线”,借助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纪党规,强调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和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因为责任,市医院的每一位纪检干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他们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以严明的纪律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用他们的忠诚、干净和担当铸就成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强后盾,他们坚信:“只要勇敢地向前走,黎明前的那道光,一定会穿破黑暗。”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