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手术后可不可以不吃药?

我母亲因为帕金森病开刀做了手术,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可出院后主治医生说还是要服药治疗,那我母亲开刀不是白开了吗?有没有这个必要呢?

其实,帕金森患者开刀的目的并不是停药。现在一般认为,只有药物治疗失败,或者是帕金森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 “异动症”“开关现象”等,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帕金森手术的目的,仅仅是针对性地缓解某些症状(并非全部症状)以及改善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因此,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是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此外,帕金森病人在手术后虽然震颤、僵直和迟缓等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如果完全停服抗帕金森病药物,病人就会出现浑身无力,没有精神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了多巴胺类递质造成的。

所以,帕金森病手术之后仍旧需要继续药物治疗,手术并不是为了不吃药。一般来讲,帕金森手术后药物治疗有以下效果:

首先是加强手术的效果。对中晚期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减退的帕金森患者来说,如果不做手术而是单纯地选择药物治疗,几乎不会起到任何疗效,药物的反应性也很差。而帕金森手术在改善患者局部症状的同时,还可以明显的提高药物疗效,增强药物的反应性。

其次,帕金森手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帕金森患者适当服药,与手术治疗想配合,可能延缓疾病进程。

另外,帕金森患者手术后服药的剂量会酌情减量,一般可以降低到术前剂量的1/3-1/2.相应的,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也会减轻,有利于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

但帕金森手术后药物是否需要减、什么时候开始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减药是在3个月后。

理论上,帕金森手术后患者的药物可以减到50%---60%。但这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的。对于手术后运动症状改善明显,并且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这样减药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药物减后,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控制症状。但是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帕金森患者,如果急于减药就会使非运动症状加重,造成整体状态的改变,进一步也会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所以帕金森手术后需要按原来的剂量先服用3个月后再调整药物。

2、减药是手术完成后就开始。

这种情况是针对于有异动现象的帕金森患者。脑起搏器手术开机前,患者未服用药物先调试好症状,测试效果。之后患者满意后再服用上药物,药物服用后,若患者异动现象还有就需要减量,有的患者就需要停用美多巴,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这里要提醒帕金森患者,就算是手术顺利完成,在症状明显减轻的情况下需要减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减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