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圣伊尹,忠君爱民,治国有方,名垂千古

伊尹是商朝初期的一位大臣,因为忠君爱民,治国有方,名垂千古。



伊尹起初只是一个奴隶,但是他聪明好学,对于尧、舜等古代明君的治国策略颇有研究,也想像他们那样,有一天能够一展抱负。后来,他作为陪嫁的奴隶,进了皇宫,并且成为一名厨师,为当时君主商汤做饭。


一次,伊尹故意把饭做得很难吃,惹得商汤大怒。商汤派人把厨子喊来问话,问他为什么今天的饭这么难吃。伊尹早有准备,借着说做饭的事情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他说:“治理国家和做饭有相同之处,不能太过激进,也不能粗心大意,就像这饭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寡而无味。”商汤没想到这个厨子居然这么有才,便留下他跟他交谈,结果越听越觉得他是个人才,后悔没能早点认识,最后决定重用他。


伊尹起初只是一位大臣,权力有限,但是他抓住新君即位的机会,一下子让自己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商汤的儿子太丁早年去世,所以等商汤去世之后,他的次子外丙即位,成为新的君王。外丙在位没有几年便因病去世,王位传给了弟弟仲壬。后来,仲壬也因病去世,这个时候伊尹站了出来,在他的操纵之下,王位被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此时的伊尹已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再加上他对太甲即位有功,所以颇受太甲敬重,成为朝中权力最大的大臣。


伊尹有能力废除新君,自己即位,但他一心忠君爱民,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将所有的治国之才,全部用到了辅佐太甲上,他为了告诫太甲学习先辈,先后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


几年之后,太甲不再像即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关爱百姓,而是残暴成性,荒淫骄奢。这个时候,伊尹作为当朝重臣,毅然站出来反对太甲的做法,并劝他勿忘祖训,做一个百姓爱戴的明君。太甲对伊尹的劝告置之不理,继续过自己的逍遥日子,百姓对他越来越不满,社会开始变得动荡起来。


伊尹看到劝告无效,社会上隐患重重,果断做了一个决定,囚禁太甲。当时伊尹在朝中声望很高,加上人们对太甲十分不满,便遵从伊尹的决定,将太甲囚禁了起来。


伊尹决定自己暂时代理朝政,没有人有意见。同时,他还将太甲关在了桐宫,也就是商汤墓地所在的地方,好让他彻底反思自己的罪过。



伊尹一共将太甲软禁了三年,这段时间内太甲彻底反思,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过,并表示要痛改前非。伊尹很高兴,最后决定让太甲重新回来主持朝政,继续担任国君。就这样,太甲成为了一位明君,商朝也在他的治理之下逐渐繁盛起来,很多周边的小国纷纷前来投靠。伊尹为此特意写了一篇《太甲训》,来赞扬这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