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没有“安全感”的娃,离不开父母“3个怪癖”,早发现早改正

妈妈们在一起聊育儿话题的时候,经常会说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一定是独立的,自信的,而且是与人为善的。长大后能自信的与人交流,也能与人为善,好好相处。怎么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


1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稼到孩子身上。工作上的不顺利和生活上的烦恼不要和孩子抱怨。克制孩子行为的同时,也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分清每种情绪的不同,因而父母捉摸不定的情绪会让他们慌张,产生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应对。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先得培养自身的安全感,能够正面处理自身的情绪就是有安全感的表现之一。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孩子自然成长。


2不要恐吓孩子

孩子顽皮是一定的,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顽皮不听话时,米是否也说过:你再不乖,妈妈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打你了!我说不行就不行!之类的话呢?其实像这些话是千万不能说的,这些都是最容易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话语。


遇到问题尽量要以礼相待,需要和孩子多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心平气和的沟通中一点点的教育孩子,不要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虽小,但是也有自尊和感觉,我们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不是完美的,自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作为父母应该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缺点,对带孩子以鼓励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以及是否感兴趣,少一些强加的行为,多问一问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爱意,这样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还提高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比尔盖茨曾说过"教育是伴随终生的事情,而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是给孩子安全感"。安全感,是婴幼儿教育里常被提及的一个字眼。所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要吝啬自己的陪伴,更不要用威胁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内心的需求,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