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欺南宋没有名将,韩世忠:让你有来无回

女真部落崛起,辽国最先遭难。此时耶律阿保机的大业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糊涂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曾经最强的辽国,成为了女真人的下酒菜,战场上的契丹人根本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很快丢失了大量领土。

事实证明,王朝灭亡之际大多会有几个不靠谱的君主或一大群令人无语的大臣,天祚帝就是一位地道的昏君。

耶律延禧在位时只知享受和娱乐,根本不问政事,宠信奸佞,国家落得四分五裂,加上女真人太过强悍,公元1125年,耶律延禧被俘,辽国灭亡。

联金灭辽的北宋没有得到什么便宜,反而成了板上的鱼肉,女真人很快发现宋军同样不堪一击,在解决辽国后,便把贪婪的矛头指向了北宋。

宋徽宗恐惧之下把皇位交给了钦宗,钦宗逆来顺受,对金军的要求言听计从。

不久开封城被攻破,完颜宗翰勒索了巨额财富后,才带着两位赵宋皇帝和众多女眷撤了军。

女真人虽然强悍,但诺大的开封城,宋军竟然没有什么正经的抵抗,就这么亡了国,实令人唏嘘不已。

泱泱大宋王朝,难道就没有能抵挡侵略者的勇士?

一、宋高宗赵构一味妥协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率大军南下,企图和对付辽国一样,抓住宋高宗赵构,给宋朝来个斩草除根,解除后患。

赵构同样继承了宋徽宗的基因,一味地妥协忍让,建炎官僚集团也同样萎靡不振,除了出产卖国贼,别无他物。

比如汪伯彦、黄潜善、杜充之流,都是赵构手下的"股肱之臣",却一点正事没干,一味地卖国求荣。

这主要责任还是在赵构身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领导的了老想着逃跑,老想着求和,那下属当然随声附和了。

得知金军入侵的消息,赵构马上准备逃跑,韩世忠对叛逃派大声道:"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

韩世忠坚持下,赵构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阻截长江的金军。

在此之前,韩世忠早已勇冠三军,几乎没有败绩,如果没有韩世忠的守备,赵构可能将无处可逃。

完颜宗弼是这次金军的统帅,他有另一个称呼叫做金兀术,也是岳飞的头号对手。

这次金兀术面对的是强敌韩世忠,为了掩人耳目,在上元节,韩世忠到秀州大肆庆祝一番,以麻痹敌人。

金兀术果然上当了,他认为韩世忠也不过如此,大大方方的到了镇江地界,沿路烧杀抢掠,金银财宝把船舱装得满满的,就等着干掉韩世忠,回去邀功了。

二、海上激战,女真人怂了

令人意料之外的,金兀术在长江发现了韩世忠的舰队,金军能征善战,却不善于水战,水军大多临时拼凑,且船只较小,以民船为主。

韩世忠的船则不然,高大坚固,是正经的海上战场,在长江行驶绰绰有余。金军的小船碰到宋军的战舰就如以卵击石,很快金军损失惨重,便撤了下去。

据说,金兀术带了近十万兵马,也许是夸大了数字,但兵力必定不少,而韩世忠只有八千人,以寡敌众是韩世忠的天赋。

只要有韩世忠在,金兀术就无法继续顺江而下,韩世忠就如巨人一般,屹立在女真人面前,金兀术也动摇了。

是人就会恐惧,金兀术也不例外,为了逃跑,他多次派使者和韩世忠交涉,首先以利益诱惑,说准备把所有抢的钱都给韩世忠,算是买路钱,韩世忠不予答复。

金兀术再次加大玛法,准备把入侵的土地全部还给宋朝,韩世忠仍不予答复。

被逼急的金兀术再次率兵进攻,奈何宋军船体坚固,武器先进,除了损兵折将,没有任何收获。

金兀术带领着剩下的部队和韩世忠周旋,一不小心跑到了黄天荡水港,韩世忠急忙赶上,封锁了出河口。

史料记载"挞辣在潍州,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世忠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

这就成了瓮中捉鳖,黄天荡是死水港,这下子突围无望,金兀术再次派出使者和谈。

几乎油尽灯枯的金兀术被困了48天了,再出不去可就真得死在这。使者来到韩世忠面前:"韩将军,您开个条件,如果我们能答应,就放我们走如何?"

这还是完颜阿骨打的后辈吗?女真人的骨气在哪里?竟然被逼得委曲求全。

事实上,国与国的博弈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真正意义上的谈判是双方都无法奈何对方,也就是实力相当,这才有可能达成共识。

澶渊之盟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和谈,哪怕宋朝人怂了那么一点,结果却还不错。

宋金联盟则成为废纸一张,那是因为当时宋朝是一块肥肉,而女真人是狼,哪有狼不吃肉的道理。

三、韩世忠寸步不让

我们再看看韩世忠的回复:"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

把徽钦二帝还给我们,把侵占的土地还给我们,我就考虑放你走。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汉人该说的话,这才是卫国将军该有的态度。

换到金兀术头疼了,这么大的事是他一个统帅能做得了主的吗,就算他答应了韩世忠。

可能领土还没归还,徽钦二帝还没有回来,他金兀术就被饿死了。

于是金兀术只能硬抗了,可能宋朝的运势已开始下滑,金兀术竟然求到了那风平浪静的一天。

金国人的小船大多是人力的,可以快速穿行,在幕僚的建议下,金兀术想到了火攻,而正好那一天没有风。

宋朝的船很大,所以必须依靠风力,如果没有了风,这大船就成了靶子。

史料记载"次日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世忠收余军还镇江。"

宋朝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正是此战,挫败了金国人的士气,令其不敢再蔑视宋朝,也正因此战,南宋才保住那半壁江山。

参考资料:《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