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三兄弟,三种爱情模式,其实皆是无奈

每逢分析巴金先生的名作《家》,总少不了对于作品主旨和现实意义的深刻挖掘。但是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聊《家》中的爱情。


爱情是《家》的重要线索。


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结局因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地位等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觉新、觉慧的爱情悲剧是这种传统封建家长制与传统道德观念下的必然产物。觉民与琴的圆满结局也并非完全是新式的,仍带有封建色彩,实际上也充满无奈。


这三种爱情,从今天看,依旧十分现实。巴金先生的《家》,或许能成为解开我们爱情困惑的良药。

一、觉新


觉新、梅、瑞珏的三角关系有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影子,但他们各自的命运更令人痛惜。


三人的爱情悲剧,因觉新的“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有了必然性。觉新与梅本事青梅竹马,而双方家长一时赌气棒打鸳鸯,觉新选择了“不抵抗主义”。瑞珏作为一个理想的大家闺秀型人物,却被以“血光之灾”为名挪至野外生产,成为了传统封建迷信的无故牺牲者。可以说,觉新的懦弱成为了导致瑞珏死亡的凶手之一


窃以为,觉新固然可恨,但他同时是《家》中最可悲的一个人。他的成长经历与身份决定了他的命运悲剧,决定了她保护不了自己爱的人。


觉新是三兄弟中最先接受新思想的人,他并非糊涂,他早已认识到高家的黑暗,但却选择成为这种黑暗的坚实拥护者。为了将这个家庭维持下去,作出牺牲,这是他身为长子的责任。他的命运,早在他出世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了。


他并非不想反抗。

“他平静地把这个大家庭的担子放在他的年轻的肩上。在最初的几个月,这个担子还不算沉重,他挑着它并不觉得吃力。可是短短的时期一过,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他躲开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射到了他的身上。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虽然他的环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的心里究竟还燃烧着青春的火。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梅与瑞珏都是觉新为了维持大家庭而选择的牺牲者。他深知这个家庭的内部早已被腐蚀,但唯有维持住这个空壳,家人才能生存。同时他也对这个家残存着期望,因他“在爱的环境里渐渐成长”,虽然目睹着家的黑暗但仍抱着幻想,他选择了让步,逐渐懦弱,为了家庭选择旁观爱人的悲剧。


他是在黑暗中被叫醒的人,早已看到自己、梅、瑞珏的结局却无法抵抗,这是他命运最可悲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他注定无法拥有自己的爱情。


二、觉民


觉民大抵是这个家里最幸福的人。


觉民与琴的爱情是才子佳人爱情理想的实现,是其他两种悲剧的调和,但两人的“圆满”结局依旧是传统束缚下的结果。觉民作为次子,成为了觉新与觉慧性格的调和。他既拥有哥哥的稳重,又不像弟弟那般激进,以现在的眼光看,他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而存在。他与琴的精神追求相似,也因社会地位相同“门当户对”,最终的得到了家长的同意。可若是不门当户对呢?他也是下一个觉慧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门当户对”成为了觉民爱情得以实现的保证,也是觉慧爱情悲剧的根源。


三、觉慧


觉慧是家中大胆的反叛者,他敢于反抗家庭中的黑暗,帮助哥哥觉民逃婚,也因人道主义对社会底层的鸣凤充满了同情。但我认为,觉慧并非真正的爱鸣凤。


觉慧对鸣凤的感情其实是怜香惜玉,仅是想拯救这个底层人物作为“反叛”的一部分。他知道自己与鸣凤不可能有好结局,也曾幻想鸣凤如琴那样有良好的学识与较高的社会地位,而鸣凤将觉慧视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救命稻草。


“她从不曾伤害过一个人。她跟别的少女一样,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为什么人们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不给她一瞥温和的眼光,不给她一颗同情的心,甚至没有人来为她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她顺从地接受了一切灾祸,她毫无怨言。后来她终于得到了安慰,得到了纯洁的、男性的爱,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她满足了。但是他的爱也不能拯救她,反而给她添了一些痛苦的回忆。他的爱曾经允许过她许多美妙的幻梦,然而它现在却把她丢进了黑暗的深渊。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地关住了她,只给她留下那一条堕落的路。她想到这里,那条路便明显地在她的眼前伸展,她带着恐怖地看了看自己的身子。虽然在黑暗里她看不清楚,然而她知道她的身子是清白的。好像有什么人要来把她的身子投到那条堕落的路上似的,她不禁痛惜地、爱怜地摩抚着它。这时候她下定决心了。她不再迟疑了。她注意地看那平静的水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那里倒是一个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也落得一个清白的身子。她要跳进湖水里去。”


鸣凤与觉慧社会地位、学识的差别导致二人三观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的所谓爱情注定幻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