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這個詞是在新手爸媽中最常見的,也是大家討論得最多的。
比如,要不要上幾百元錢一節的早教課,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要不要買天價學區房?這些都是關於“起跑線”的焦慮。
作為新手媽媽,我也沒逃過這些焦慮,從孩子一歲開始,我便帶著他去體驗各類早教班,跟孩子爸計劃著,為了孩子將來能入好點的學校,考慮重新買套房……
這兩年,我從線下早教轉到了線上早教,體驗過大大小小的早教班和線上早教課程,通過學習老師們早教啟蒙的方法,我得到不少啟發,也經常會產生“原來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原來可以這樣看待孩子的行為”,諸如此類的感受。
其中有3件事,是我感觸很深的。
一、父母即孩子的起跑線
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富裕階層的3歲孩子,比低收入家庭的同齡孩子所聽到的詞,要多出3000萬個。
而父母在早期經常花時間陪孩子閱讀,孩子所聽到的詞彙數量更多,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
經濟實力固然是很重要的區別。收入低的家庭父母每天疲於奔命,既沒有時間親自管教孩子,也沒有錢送孩子到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放學後,孩子們就自娛自樂了,俗稱“放羊式教育”。
有錢人的家庭則不一樣,要麼是高學歷的全職母親花大量時間陪伴和指導孩子學習,要麼是父母花費大量的金錢給孩子報興趣班。孩子過著規律的、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課餘生活。
但是,還有其他更微妙的區別被我們忽視了。比如,兩種家庭對語言的運用不同。低收入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時,傾向於使用權威性、命令性的語言,要求孩子默默服從自己的指令;而中產父母更樂於與孩子討論,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意見。
別小看這點區別。在棍棒打罵面前,窮孩子學會了沉默和服從,或者陽奉陰違、暗中抵抗,導致他們逐漸變得寡言、不善溝通。而通過父母的循循善誘,富孩子學會了如何條理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學會了如何動用腦筋說服別人。
早教課、興趣班、學區房這些,都可以為孩子的發展錦上添花,然而家庭對孩子早期心智、思維、性格方面的塑造才更重要。
二、看見孩子,勝過管教孩子
我身邊有很多父母在推崇“乖孩子”文化,認為孩子只要聽話、滿足父母的要求,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讚揚。
其實,理解孩子的內心,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的天性,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精力;而把孩子馴養得服服帖帖,看上去像培養“好孩子”的捷徑,卻難以培養出心智成熟的孩子。
比如,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對著孩子吼、讓孩子住嘴,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辦法,而且有時真的能“解決問題”,卻也讓父母失去了看見孩子內心的機會。
年幼的孩子跟我們對著幹時,父母的那種憤怒,我深有體會。
但在轉換思維模式後,我開始在孩子“不乖”時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問孩子:
“我知道你在生氣,你也可以生氣。但是生氣在告訴你什麼?”
“我知道你生氣了,你可以生氣。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我知道你在生氣,你可以先生一會兒氣,除了生氣你還有別的什麼感覺嗎?”
讓孩子明白憤怒情緒傳遞的信號是什麼,然後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並富有智慧地去處理它。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有其背後的心理原因,而且這種心理原因,100%是父母或者主要撫養人帶給孩子的。
與其為了自己所認為的正確,竭力把孩子教育成期待中的樣子,不如耐下心來,聽一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三、唯有成長的父母,才能帶動家的成長
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很遠。其實,家庭成員的成長也是如此。
我們僅僅滿足於自己的成長是不夠的,甚至僅僅用自身的成長故事、成長榜樣影響孩子也是不夠的。
成長有一個共作效應,有一個生命的成長場。我們與孩子一起閱讀,與孩子一起鍛鍊健身,與孩子一起郊遊走進大自然,與孩子一起參觀博物館,不僅僅能夠讓孩子拓寬視野、增強體質,自己也會收穫滿滿。
父母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完全是互動的關係。我們的成長會帶動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也會促進父母的成長。
我們只有不斷升級自己的知識儲備,積極思考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溝通,每天都有成長和變化時,孩子的成長才會是正向、積極的。
而且,撫養孩子並不僅僅是父母的任務,也是父母進行精神生命第二次發育的最佳時機。對孩子的撫育過程,是父母對自身成長曆程的一種折射。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沒有人有完美的人生,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傷痛,這些傷痛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最後成為攔路的巨石。
如果我們能夠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能回顧和化解自己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就能實現精神生命的第二次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