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内宝宝有这4个“坏习惯”,要适当地“惯着”,对大脑发育好

2岁以内的宝宝有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行为,不知情的家长会凭经验判断这些举动是坏习惯,从而对宝宝强加约束,希望他们安安分分的,实则是家长们没有站在宝宝的角度看世界。

有这样4种行为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坏习惯,希望家长们学习之后,学会适当的“惯着”孩子,放下成见,带领孩子健康成长。



1、见什么咬什么

宝宝7个月左右开始,就会进入“口欲期”

小月龄的宝宝因肢体行动能力较弱,更多喜欢用舌头探索周围的物体,感受各种食物不同的味道及软硬程度。这对刺激孩子大脑神经发育是很好的。大一点的宝宝随着手部运动能力的发展,已经可以拿到近处的物品了,他们会有选择性地品尝感兴趣的物品。

此时是需要眼手配合工作的,这又帮助了孩子大脑的发展。我们会觉得孩子越来越“坏”了。会走路后,宝宝的口腔欲望更强了,他们的行动范围比之前大了许多,什么奇奇怪怪的物品都能塞进嘴巴咬咬。



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首先应保证宝宝能接触的东西干净、卫生、安全,如磨牙棒、牙胶等。但是他们不满足于此,所以还得准备一些又大又软的东西,既不伤到孩子,又不会误吞或咬碎。同时,将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电池、化妆品、硬币等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或想办法收纳好,让他打不开。

可总有一些日常用品是随处摆放的,还是需要家长专职看护孩子。



如果孩子从小的时候口腔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么咬东西的行为将会在2岁前自然消失。相反如果总是被家长喝止打断,那么这种行为将持续得更久,甚至会表现为咬同伴、向别人吐口水。

2、喜欢光脚到处跑

宝宝在家不穿鞋走路,即使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大人也会担心他受凉引发感冒,更别说其他季节了。

其实光脚走路,也能刺激大脑神经发育、增加神经元突出、提高孩子运动的灵敏度。宝宝光脚走路同时也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修复感统失调。



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保证地面干净无杂物,也不太滑,且温度适宜。在不会着凉的条件下,鼓励宝宝光脚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家装选择安装地暖,对宝宝是有利的。



3、乱扔东西

宝宝有半岁之后,就开始出现扔东西的行为了。因为抓取能力、肌肉力量开始增长,从会扔到扔得越来越远,到观察东西抛出、下落的轨迹和聆听掉在地上叮叮咚咚的声响。这表示宝宝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了。

这时候正是婴幼儿探索空间的敏感期、手部神经发育快速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锻炼时间及强度,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保证宝宝扔的东西安全,将家里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并且确保贵重物品别被误伤。当孩子希望得到表扬时,要及时夸奖。



4、不理人

当孩子发明了一个感兴趣的玩法,并沉浸其中时,家长让他做别的事情,他不会理你。这说明孩子此时专注力强,已经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成年人埋头工作时也是不愿意理人的。


家长该怎么做:

尊重孩子游戏的自由,不打扰宝宝。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空间以他自己建立的模式游戏。这时也是培养宝宝专注力的好时期,家长可以利用绘本游戏,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时间,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从宝宝出生起,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家长注意的育儿事项,到了一两周岁这个时段,就从以饮食起居为重点,逐渐加入儿童行为、心理观察和引导等事项。要想宝宝全面发展,就得允许他用孩子的方式探索世界。